第18章 化腐朽为神奇,成本降低80%!(1/2)

车间里死一般的寂静。

风从破了的窗户里灌进来,吹起地上的铁屑和灰尘,发出呜呜的声响。

所有人的视线,都死死地钉在孙全海那张瞬间僵硬的脸上。

衝击角?

相对速度角?

这两个词,直接砸在他的脑门上,砸得他头晕眼。

他设计了一辈子水泵,从学徒干到老师傅,靠的是图纸,是经验,是手里那把卡尺和銼刀。

他知道进水口要多大,出水口要多宽,叶片要几个,弧度要多少。

可他压根不知道水衝进来的时候还有一个什么“衝击角”。

孙全海的脸,肉眼可见地涨红,从脖子根一直蔓延到额头,红得发紫。

那是一种混杂著错愕、迷茫,最终被羞辱感点燃的顏色。

他想反驳,想骂一句“你小子胡说八道些什么”,可喉咙里干得发紧,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李赫的表情太镇定了。

那种陈述事实的镇定,不带任何嘲讽,却比最尖刻的嘲讽更能刺痛他作为老技术员的自尊。

周围看热闹的工人们,也都懵了。

他们听不懂那些词,但他们看得懂孙工的表情。

能把厂里技术最牛的孙全海一句话问住,这个年轻人,好像真不是来走过场的。

李赫没有再看孙全海。

他蹲下身,指著地上那个简陋的受力分析图,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水泵的问题,不止一个,是三个致命缺陷环环相扣。”

他没用任何复杂的术语。

他指著图上代表叶片的那根线。

“第一个,叶轮。你们的设计,水流进来的时候,撞击叶片的角度不对。”

“水流被硬生生顶了一下,会產生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气泡。”

他捡起那个布满麻点的报废叶轮,展示给眾人。

“这些气泡在水泵里高速流动,然后破裂。每一次破裂,都用一根极细的针,在叶片上敲一下。一天敲几百万下,铁打的也受不了。”

“你们看到的这些麻点,就是这么被敲出来的。这叫气蚀。”

气蚀。

这个词,孙全海听说过,但一直以为是材料不好。

经过李赫这么一解释,连旁边一个最年轻的学徒工都听懂了。

“哦——原来是水自个儿把叶片给打坏了!”

这声恍然大悟的惊嘆,让孙全海的脸又烫了一层。

李赫放下叶轮,又指向那堆废品里的一个橡胶密封圈。

“第二个问题,密封。”

“你们用的就是普通橡胶圈。水泵一转起来,电机发热,泵体也热。橡胶这东西,一热一冷,很快就老化变硬,失去弹性。”

“密封圈不贴合,水不就从缝里漏出来了吗?”

这个道理更简单,工人们听得连连点头,就是这个理。

之前他们只知道漏水,换个新的密封圈,过阵子又漏,谁也没往深了想。

孙全海的嘴唇哆嗦了一下。

他想说厂里就只有这种橡胶圈,不用这个用什么。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因为他知道,这不是理由,这是藉口。

李赫站起身,走到一个画著红叉的泵体前,用手指在粗糙的铸铁表面上敲了敲,发出沉闷的响声。

“第三个,也是最根本的问题,铸造工艺。”

“王厂长,我问一句,你们这批泵体,铸造的合格率有多少?”

一直站在人群后面,脸色阴沉的厂长王德发,被问得一愣,隨即脸上露出一丝苦涩。

“不到三成。”

这个数字让工人们一阵骚动。

这意味著,每浇筑十个泵体,就有七个是直接报废的废铁。

李赫点了点头,一切尽在掌握。

“问题就出在这里。你们的铸造工艺太落后,铁水在模具里冷却的时候,会裹挟进空气,形成很多细微的砂眼。”

“有些砂眼在表面,直接就成了废品。但更多的,是藏在铸件里面,根本看不见。”

“水泵工作时,內部压力很大。水流会从这些看不见的砂眼里,一点点往外渗。用不了多久,一个小砂眼就会变成一个大窟窿。”

“这就是为什么你们的水泵会漏水,会开裂,会短命。”

一针见血。

三个问题,层层递进,从设计到材料,再到工艺,把这台3b型水泵的“死因”分析得明明白白。

整个车间,再没有一丝议论声。

之前那些看热闹的,抱著胳膊说风凉话的工人,此刻全都放下了手,表情从怀疑变成了震惊。

孙全海的脸色,从涨红变成了煞白。

他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败了。

败得体无完肤。

对方没有用任何他听不懂的大道理,用的全是他最熟悉的东西,讲的却全是他从未想过的层面。

这不是技术上的差距。

这是认知上的碾压。

厂长王德发穿过人群,走到李赫面前。

他原本已经熄灭的火苗,重新燃起了一团熊熊大火,那是抓住救命稻草的火。

他声音都有些发颤。

“李……李工,那,那这……还有救吗?”

李赫迎著他期盼的视线,平静地点了点头。

“有救。”

“而且,不用大改,不了多少钱。”

这句话,让所有人的心臟都跟著一跳。

“我的方案是,不改变水泵的主体结构,只优化三个地方。”

“第一,改叶轮。把叶轮模具的流道角度重新修正,这个简单,让孙工带著钳工,半天就能磨好。”

“第二,换密封圈。我们自己做一种新的。”

“自己做?”

王德发愣住了。

李赫指向车间角落里一堆废弃的橡胶边角料,和一些用来做保温的石材料。

“就用这些。把橡胶打碎,和石纤维混合,用厂里那台旧的压力机加热压製成型。”

“我管它叫『复合材料密封圈』。橡胶保证密封,石保证耐热耐磨,寿命比单纯的橡胶圈长十倍不止。”

用废料做新材料!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孙全海的身体晃了一下,他难以置信地看著李赫。

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李赫没有停顿,说出了最核心,也是最顛覆的一点。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改变铸造工艺。”

“我们不用传统的液態铸造,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我叫它『半固態金属模铸法』。”

这个新名词,又让所有人陷入了茫然。

李赫解释道。

“简单说,就是不等到铁水完全熔化成液体,在它还是半熔化,像一锅粘稠的铁粥的时候,就进行浇筑。”

“这种『铁粥』的流动性,能把模具里的空气全部挤出去,得到的铸件密度极高,几乎没有砂眼,强度比原来至少提升一倍。”

“合格率,能从三成,直接提高到九成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