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收穫满满(1/2)

第225章 收穫满满

这一期《中国好声音》播出当天,收视率直接升。

节目刚开始的开场曲就已经引起不少討论,可真正把观眾彻底点燃的,是“神秘学员”环节。

当刘煜一开口,微博都爆炸了:

“这声音—·臥槽!是刘煜?!”

“导演组太坏了,竟然让刘煜装学员!”

“周董脸色哈哈哈哈priceless!”

“这期我能二刷三刷,综艺效果拉满!”

节目播出后不到十分钟,“刘煜好声音”就衝上了热搜前三。

隨后#刘煜周杰轮互#、#刘煜吊打导师唱功#、#最年轻的导师#等等话题接连登顶热搜榜。

有人截了周杰轮那张又惊讶又无奈的表情包,配文:

“兄弟,你是来砸场子的吧!”

瞬间被转发几十万次。

媒体的评论也隨之而来:

《娱乐大视野》:“刘煜的出现,让原本已经趋於公式化的《中国好声音》焕发了新鲜感。他既能製造综艺效果,又能提供专业点评,甚至和周杰轮的互动,简直是收视率保证。”

《音乐人杂誌》:“很多人质疑一个24岁的年轻人是否能坐上导师席,但从刘煜的表现来看,他不仅唱功了得,对音乐的理解和理论功底也让人刮目相看。他的点评直击核心,没有一句废话。”

《京城晚报》:“在“学员”与『导师”的双重身份之间切换,刘煜完成了一次高光表演,真正做到了降维打击。”

粉丝的战斗力更是全面爆发:

刘煜粉丝疯狂剪辑现场片段,做成“刘煜周董互合集”“刘煜点评纯享版”,在视频网站上不断传播。

弹幕里刷著:

“还有谁!”

“刘煜,你是懂综艺的”

“求常驻!”

甚至连路人也被圈粉:

“我本来只是衝著周董来的,结果被刘煜圈粉了,这小伙子有点东西啊。”

“他居然能和周杰轮硬刚,还能说贏几句,这得多有底气。”

“好声音这波赚大了,刘煜这期不止是导师,更是节目的流量发动机。”

节目录製方也是乐开了。

原本以为周董带来的热度就够高的了,没想到刘煜和周董產生的效果更加突出,甚至都有找刘煜做第五位导师的想法。

而这一期播出后,业內掀起了另一股討论一“是不是该考虑让刘煜成为固定导师?”

“他不仅是年轻的代表,还是音乐创作的代表。”

“节目需要新鲜血液,而刘煜就是那个能撑起收视率和话题度的人。”

这时,《夏洛特烦恼》的票房曲线也开始疯狂上扬。

影院售票处,不少观眾看完好声音,第二天就去补票:“我想看看刘煜在大银幕上的样子。”

一边是综艺热度,一边是电影口碑,双重加持,刘煜直接成了暑期档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与此同时,刘煜工作室的復盘会议正在进行。

张静一边翻著ppt,一边总结道:

“目前我们的成果已经很清晰了。《极限挑战》提高了国民度,《煜》证明了才气和作品,《夏洛特烦恼》也因为刘煜的存在提升了票房和热度。这三块,综艺、音乐、电影,算是一个完整的三角。接下来,下半年的重心必须往影视倾斜,重点是《七月与安生》和《湄公河行动》。”

她停顿了一下,扫视全场:

“当然,音乐这边的专辑售后不能丟,要重视各平台的营销,但一定要注意『度”。我们不是靠洗榜和数据活著的,过火了只会让大眾反感。”

说到这里,崔莉点头补充:

“粉丝管理要放在优先级。最近我们发现后援会氛围有点不健康,有些粉丝开始目空一切,动不动就拉踩其他明星。虽然这是出於热爱,但对外形象极差,容易招黑。”

刘煜听到这里,微微皱眉:

“这事儿必须遏制,我不希望因为我的粉丝去伤害別人。一定要引导他们理智追星。”

粉丝运营负责人立刻提出:

“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多做一些正能量的活动,比如公益、线下粉丝聚会,把精力用在团队感和归属感上,而不是去攻击別人。”

助理林嘉蔓则忽然插话,眼睛一亮:

“要不要搞一个类似黄绿红的福利秀?免费入场,让粉丝和老板零距离互动。这样既能增加粘性,也能给他们实打实的回馈。”

张静闻言陷入沉思。她当然清楚黄绿红的“福利秀”模式:自2013年起创立,完全零门票,靠音乐演出和即兴互动,强调艺人与粉丝的情感联结,而不是商业收益。

她心里飞快盘算:

利一一可以大幅提升粉丝粘性,增加口碑,同时也是未来演唱会的预热。

弊一一几乎没有收益,反而要投入不少成本,而且粉丝的反应难以预测。

可转念一想,她又明白一件事:

后援会的成员,都是没有工资的。

是的,没有工资!

她们每天起早贪黑做数据、写文案、剪视频、设计应援物料,纯纯的为爱发电,甚至还要搭不少钱进去。

能得到的回馈,也就是偶尔的签名照、演唱会门票、接机机会。

这些“爱的关怀”,在他们日復一日的付出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不给工资,自然有法律、舆论和財务风险,这是所有明星团队都不敢碰的底线。

那能做的,就只有最大化提供福利。

刘煜听完林嘉蔓的建议,立刻眼睛一亮:

“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就当是给粉丝髮福利,也算是试探一下粘性。以后我如果真的开演唱会,这就是一次预演。”

张静点头定下:“行,就把它当做实验。我们来一次零门票的粉丝福利秀,互动多一点,氛围轻鬆一点。顺便也磨合一下团队。”

隨后,张静翻开了手中的资料夹,神色郑重:“还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一件,就是一代言。”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会议桌旁的所有人:

“按照阿煜之前的意见,我们把代言全部压到《极限挑战》播出、《煜》发行和《夏洛特烦恼》上映之后,再集中处理。现在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对的。隨著你人气全面爆发,许多品牌不仅主动找上门,还提高了代言费。”

说到这里,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所有人看向刘煜的眼神里带著敬佩一一能冷静、能布局,懂得牺牲眼前利益换取后续更大收益,这不是一般艺人能做到的。

张静继续说道:“我初步筛选出了几个有价值的合作,你看看。”

她把几份重点资料放到投影屏幕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