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再无踪跡(1/2)
时光如白驹过隙,悄然无声间,五年已逝。
深山密林中,一个年轻剑客正在演练剑法。
他手中只有一根普通的木枝,但在他挥洒之间,却有风雨大作之势。
剑出时如暴雨倾盆,密集凌厉,收剑时又如风止雨歇,万籟俱寂。
“终於成了。”
林默收势而立,凝视著手中那根被五年真气反覆浸润,如今已温润如玉的树枝,唇角泛起一丝满意的笑意。
这五年来,他几乎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覆雨剑法》上。
从最初的生涩模仿,到如今的隨心所欲,其间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最难的不是剑招,而是那种“雨“的意境。
疾风骤雨时的狂暴,细雨绵绵时的柔韧,春雨润物时的生机,秋雨萧瑟时的肃杀……
每一种雨,都有其独特的剑意。
如今他已能做到剑隨心动,心意所至,剑雨倾泻。
“该出山了。“
林默走到山涧边,借著如镜的水面看了看自己的倒影。
第二世的身体正值青春鼎盛,五年过去,他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模样,眉宇间儘是年轻人特有的锐气与蓬勃。
剑眉星目,面容清俊,与前世五十岁时那份饱经风霜的沧桑感判若两人。
即便是最相熟的故人此刻站在面前,恐怕也难以认出。
他换上一身半旧的灰色布衣,提起一个轻便的包袱,从容下了山。
再次踏入苏州城时,正值初夏,街市繁华依旧。
五年前的太湖惨案,似乎已经被人遗忘。
官府最后的通告说是抓到了几个南洋邪修的余党,已经正法,此案就此了结。
至於真相如何,无人知晓,也无人敢问。
林默走在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上,看著来往的行人,心中颇有些感慨。
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都已化作黄土。
而始作俑者李锐虽死,幕后的皇帝却依旧高高在上,继续他的求仙美梦。
“世事无常啊。”
他摇摇头,径直向城外走去。
青莲庵还是老样子,青砖黛瓦,古朴清幽。
庵门半开,能听到里面传来的诵经声。
林默没有进去,而是立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静静观望。
不多时,一个小女孩从庵中跑出来。
她约莫七八岁年纪,扎著两个羊角辫,穿著粗布衣裳,正是沈月儿。
虽然衣著朴素,但那张小脸却生得极为精致,眉眼间隱约能看出几分楚笑儿的影子。
“蝴蝶!好漂亮的蝴蝶!“
沈月儿欢快地在菜地里追逐著一只彩蝶,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气中迴荡。
她跑得急了,未留意脚下,一不小心被一块凸起的石头绊倒。
“噗通”一声摔在地上,膝盖处立刻擦破了一大块皮,渗出细密的血珠。
“哎呀!”小丫头吃痛,坐在地上,眼圈瞬间就红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著转,她却倔强地咬著下唇,硬是没让眼泪掉下来。
她自己爬起身,拍了拍衣裤上的尘土,然后一瘸一拐地走到院角的井边,熟练地舀起一瓢清水,小心翼翼地冲洗著伤口上的沙砾。
“月儿,又摔了?“一个老尼姑从庵中走出,语气虽然责备,眼中却满是疼爱。
“师太,我没事的!“沈月儿笑嘻嘻地说,“就是破了点皮,不疼!“
“你这孩子,总是这么野。“老尼姑摇摇头,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来,师太给你上药。“
林默在树下看著这一幕,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
这孩子性子倒是坚韧,有几分她母亲的影子。
看来青莲庵把她照顾得不错,振威武馆那边应该也尽心了。
他又观察了两个时辰,见沈月儿在庵中生活得很好,师太们对她疼爱有加,这才悄然离去。
临走前,他在大堂中留了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几粒养气丹。
这药性温和,能强身健体,却不会引人怀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