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风雨飘摇(1/2)
又过了十余日,一个阴霾沉沉的午后,一骑快马踏破山道寂静,直衝法源寺山门。
马上是个俗家弟子,他未等马匹停稳便滚鞍而下,声音悽厉:
“八百里加急,陛下……陛下龙驭上宾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得所有僧人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眾人皆知天子身体有恙,近来都极少上朝,可谁也没想到,他会死的这么突然。
据俗家弟子所说,昨日深夜,本就缠绵病榻的景朝天子病情骤然恶化,咳血不止,太医院正副院判联手施救,终是回天乏术,於子时三刻崩於养心殿內。
死因明面上记为“忧劳成疾,龙体耗竭”,然宫中私下皆传,陛下呕出的血液呈暗紫之色,症状诡异,绝非寻常病症。
只是当时燕王大军压境之势已成,京城人心惶惶,无人敢深究此言。
国不可一日无君。
在先帝驾崩次日,年仅十五岁的太子於灵前即位,由太后及几位顾命老臣扶持,仓促举行登基大典,改元“永靖”,以期安定人心。
然新帝年幼,主少国疑,朝野上下暗流涌动。
燕王远在北地,闻听此讯后是何反应,尚不可知。
法源寺內,钟鸣九九八十一声,哀悼国丧。
眾僧皆面露悲戚与茫然,纷纷为故去的皇帝诵经超度。
然而,在这份悲伤之下,一种更深的不安也在蔓延,天子死得太过突然,太过巧合。
新帝的龙椅,尚未坐稳,便已置身於风口浪尖。
林默默默清扫著塔林下的落叶,听著那沉重哀钟,心中並无多少悲戚。
无论真相如何,旧的时代已隨著那位皇帝的逝去而终结,而一个更加血腥、混乱的时代,正咆哮著揭开序幕。
紧接著,又一条消息传来。
“燕王起兵了!”
“打著什么旗號?”
“清君侧!说是太子弒父,他要为皇兄討回公道。”
林默听著这些议论,心中冷笑。
皇帝確实死了,死得突然又蹊蹺。
太医说是积劳成疾,但谁都知道其中必有隱情。
至於是不是太子下的手……
恐怕只有燕王自己清楚了。
战火很快烧到了法源寺附近。
大批流民如潮水般涌来,跪在山门前哭求收留。
“求大师慈悲,收留我等吧!”
“我家男人被抓去充军了,就剩我们孤儿寡母……”
“菩萨保佑,菩萨保佑啊!”
一时间,哭声震天。
慧觉监院站在山门前,面色凝重。
按理说,佛门慈悲,理应收留。
可寺中粮食有限,若是收了这些人,恐怕撑不过冬天。
“阿弥陀佛。”最终,他还是心软了。
“开门,安置流民。老弱妇孺优先,青壮年男子需帮忙做工。”
山门大开,流民如潮水般涌入。
林默被派去协助安置。
看著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他心中五味杂陈。
这就是乱世啊。
王侯將相爭权夺利,受苦的永远是这些普通人。
“小师父,行行好,给口吃的吧。”
一个衣衫襤褸的老人拉住他的僧袍。
林默正要扶他去领粥,却发现老人怀中紧紧抱著一个包袱,即便虚弱至此,也不肯鬆手。
“老人家,您这是……”
“咳咳……”老人剧烈咳嗽起来,面色青紫。
林默连忙扶他坐下,给他餵了些水。
老人缓了口气,用浑浊的眼睛看著他:
“小师父,老朽时日无多了。这包袱里是老朽一生心血,本想传给弟子,可惜……”
他又咳了几声,咳出的竟是血。
“您这包袱……”
“是些没用的书。”老人苦笑。
“老朽一生读书,自以为能匡扶社稷,谁知……谁知这天下,不是读书人的天下啊!”
说完,老人头一歪,竟是断了气。
林默嘆息一声,合上他的眼睛。
“阿弥陀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