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小日子过的不错的客人(1/2)

到了店里,李炎才想起来,他跟陈丽萍约好的是晚饭以后。

那正好睡个午觉。

因为中午喝了点酒,李炎这个午觉睡到下午四点多了。

还是被曹荃辉给叫醒的。

李炎见曹荃辉刚来就脸色不好,估计是昨晚打牌输了个底掉。

李炎也懒得搭理他,出门去洗了把脸,才慢悠悠回来。

周霞悄悄告诉李炎,下午来了几拨客人,在无人介绍商品的情况下,这些人只买了几支毛笔,和两把摺扇,今天的收入很惨澹。

再看曹荃辉,正对著帐本在数钱。

算出昨晚上李炎帮他赚了不少,脸色才稍微好了一点。

他把钱装进包里,对李炎和周霞说:“我先出去吃个饭,吃完饭再过来。”

李炎心里直犯愁,他要是吃了晚饭再过来,那陈丽萍的团怎么办?

恰巧这时候,游江的客人都回来了。

李炎找到陈丽萍,让她赶紧带客人过来。

过了没多久,陈丽萍就带著人来了,李炎一看,才四个人,两对夫妇。

“这是怎么回事?”李炎问,“你带的欧米糰,不是有四十多个人吗?”

陈丽萍斜他一眼:“谁让你昨天下午不在,人家今天游江,在游船上,还有杨素码头都买了东西,现在让他们进店逛逛,人家也不来啊。”

本以为今天没什么希望了,陈丽萍接连打起了哈欠。

没想到,就在她跟周霞討论琼瑶小说的功夫,李炎那边,已经速战速决。

短短半个小时,就卖了三盒毛笔共36支,外加七把摺扇,和二十盒明信片。

陈丽萍和周霞都惊呆了。

李炎暗示了两次,叫陈丽萍出去收钱,她才反应过来。

怕陈丽萍算不过来帐,李炎已经用英语为外宾报好了价格。

毛笔在曹荃辉给出的基础售价20一支上,加了与周霞分的20,再加上与陈丽萍分的10块,每支毛笔的售价已高达50元外匯券。

36支算下来就是1800元外匯券。

摺扇的价格是12+20+10,变成了每把42元外匯券,七把售价是294元外匯券。

明信片按盒算,每盒是5+20+10,20盒就是700元外匯券。

“所有的商品加在一起,是2794元外匯券。”

李炎用英语告诉陈丽萍,先收钱,然后等著他把商品包好,送到外宾的房间。

到时候,再一起分钱。

陈丽萍非常疑惑,用中文小声说:“你这价格这么贵,是怎么卖出去的?我看外事船上的价格都比你低很多啊。”

“那能一样吗?就拿毛笔来说,我们店的狼毫可是关东辽尾,羊毫也是五紫五羊,全都是按古法手工製作,按清廷的標准『一整一清』。在民国,这样一支笔就得卖一块大洋。”

李炎把曹荃辉忽悠他的那一套,又拿来忽悠陈丽萍和外宾。

“还有这摺扇,你看上面的字,这是顏真卿留在摩崖石刻上的字跡。还有这幅梨江山水画,是杨素县徐北鸿故居里的草稿,虽然扇子上是仿的,难得是这个意境……”

“你说的都是真的?”

陈丽萍始终半信半疑。

“那明信片呢,外事船上也才卖十块钱,你这35块钱的价格也太高了吧。”

“我们卖的,跟船上卖的可不一样。”

李炎信誓旦旦,“不信你看啊,这一盒里的照片,都是盛海市科学教育电影製片厂拍摄的风景片《丹桂山水》,在国际上拿过大奖的。还有这一盒的照片,是意呆利著名摄影家来丹桂拍摄的山水风光片……”

这些事跡当然是確有其事。

李炎只不过是移接木,巧妙嫁接到商品上罢了。

“好了,行了,我服了。待会我就叫我那日语团的姐妹过来。”陈丽萍投降道。

“那我等会按房间號去送货,你先带客人回去吧。”

“好嘞,等会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