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知道工作轻鬆,可哪里知道,还能这么轻鬆(1/2)

李炎见也不给他安排工作,就问:

“我是进去柜檯里面卖东西吗?”

“你去柜檯看看就知道了,那些丝绸有人买吗?价格贵,普通人就买不起,有钱买的人也去隔壁的友谊商店买了,那里边可都是进口货。”

说话的是白艷春,话里话外全是抱怨。

她是洋桥门市部的组长,却也跟著大傢伙混在一起干私活,可见这里生意有多差了。

李炎知道,能来这里的家里都不是富裕的,门市部钱少,有怨气也正常。

李炎点了点头,就穿过门市部的后门,往柜檯那边去了。

不出所料,门市部里只有孙媛和李红娟两个人,因为她们俩是新来的。

估计不敢跟那些女人打交道,她们俩正不知所措地站在柜檯里。

看见李炎,李红娟心里才踏实了一些。

“李炎,你来了。”李红娟主动打招呼。

李炎说:“你们傻站这干嘛?跟我一起,清点一下货品,再把价格都登记在本子上。”

终於有事干了,李红娟赶紧说:“誒。”

孙媛懒懒地看了李炎一眼,就跟著一起去点货了。

门市部里的货品確实如白艷春所说,种类少,价格贵,三个人很快就盘点完。

主要有素縐缎,这是一种正反面光泽差异显著,正面强光泽、反面哑光,具有垂坠感的面料。

另一种是双縐,也是以桑蚕丝为原料,表面呈现双向细微皱纹的面料。

色和面料各只有五六种。

现在这个时候,绢纺厂的丝绸產量和价格,都是由国家规划好的,不能轻易变动。

丹市绢纺厂,本来就是以生產生丝为主,丝绸製品的產量不高。

门市部里所卖的真丝布料,都是厂子里出口剩下来的,匀一点到门市部来卖。

外边三毛五毛就能买到一尺的普通布料,这里的素縐缎要按45美金的价格,换算成人民幣58元一尺的价格来卖。

双縐稍微便宜点,价格也要卖到人民幣30块钱一尺。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在这个年代,这些布料的价格简直就是天价。

李炎看了一圈就明白了。

这个洋桥门市部,明显就是为了安置职工家属才开起来的,让他们有一个拿著钱混日子的地方,以此来安抚人心。

在这里上班,钱少是正常的。

李炎本来还想,看看能不能为门市部想想挣钱的办法。

可这么高的商品价格,別说本地人,就是来旅游的外地人也买不起这些丝绸。

卖不出货,就没有奖金,这样下去吃饭都要成问题。

李炎有点理解后院那些女人,难怪个个都在干私活,纯粹是为了补贴家用。

他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好在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一个上午混混就过去了。

李炎发现,孙媛好几次想对他欲言又止,因为李红娟在,又不说话了。

中午,李炎看见別人都拿出饭盒,吃上饭了,才发现这里没有食堂可吃。

李红娟和孙媛一商量,要给李炎匀一些饭菜,三个人一块吃。

可李炎看见她们俩的饭菜也不多,就没好意思同意。

他到后院找到白艷春,说要请个假,到外边吃午饭。

没想到白艷春却说:“什么请假不请假的,你有事就去唄,记得每天来报个到就行。你一个大小伙子,到这里来上班,也是难为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