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旅游购物帮(1/2)

听李炎这么说,周霞踮著脚朝外边看了一眼,看到是个老头坐在沙发上打瞌睡,“噗嗤”一声笑出来。

“你说是他想认识我?我不信。”

“唉,被你猜出来了。”李炎故作无奈,“其实是我想认识你,谁让你长这么好看呢。”

“你说什么呀?我才不好看呢。”周霞娇嗔地低下头。

“这么漂亮的姑娘,窝在这里上班,也是可惜了。”

李炎注意观察周霞的表情,要是她脸上露出不满,证明她是国营单位的职工,也就是说,这个商店还没承包出去。

周霞这时候却嘆了口气。

“谁让我是外面招的临时工呢,连这里打扫卫生的都不如,人家还是铁饭碗,工资待遇比我好的多。”

“所以这个商店是饭店把它承包出去了?”

“对啊,我们经理都不会外语,可他还嫌弃我们不会外语,所以给的工资特別低,一个月才十二块钱。”周霞慢慢跟李炎熟络起来,话也多了。

“那你们怎么卖货的?有提成吗?”

“提成是什么?”周霞不懂,把报价签都拿出来给李炎看,“反正我们卖货,就是客人指著什么商品,我们就把这个商品的標价签给他看。”

李炎见每张上面都標註了中文,英文,和日文,心想,难怪售货员工资低,根本就是她们没有任何技能,全靠一张脸蛋长的漂亮。

李炎又说:“我听说外国人喜欢字画,你们怎么不卖字画呢?”

“没有资格。”周霞回答,“卖字画和涉外资格证一样,要年年申请,我们经理说还没申请下来。”

李炎点了点头,突然在標价签里发现了一张类似名片的东西。

“这是什么?”

只见上面写著:融湖饭店商务部经理——

曹荃辉。

周霞把名片拿回去看:“这是我们曹经理的名片,怎么夹在这里了?”

李炎心里咯噔一下。

曹荃辉,这个名字他可太熟悉了。

不光是李炎,在丹市靠旅游发家的又有几人不知道曹荃辉的名字。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隨著丹市境外游客的涌入,老外对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好奇心推动丹市旅游购物崛起,当时市场上的旅游商品还以传统工艺品为主,包括文房墨宝、手串、摺扇、刺绣等。

这时候的买卖双方是自由的,朴素的,生意都是隨机而成,全靠运气和眼缘。

然而,就在这个时期,丹桂市场上很快出现了一个大聪明。

这个人就是曹荃辉。

他想了一主意,就是把商品的部分利润包成红包,分给导游,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客源。

另外,当年会外语的人才非常稀少,想要卖货,还要卖出高价,少不了外语导游的帮忙。

由於暗中给钱,导游都想尽办法把国外游客往他的店里带,曹荃辉因此赚了大钱。

曹荃辉成功后,带动了其他商家也爭先效仿。

自此,开启了购物返佣的大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