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我看这些作品,並不值一千美金。」(2/2)

眾人的惊嘆声中,洁茜卡和马修也被吸引了过去,不停討论著马匹的数量。

此时,船尾的厨娘与小工正在剁肉洗菜,忙碌地准备著午饭。

所有船只的船尾都冒出裊裊炊烟。

隨著烹飪的菜香在江面上飘散,许多生活垃圾和厨余也被倾倒进游动的江水里。

本来清澈见底的江面多了许多残渣。

很快到了午饭时间,精华路段已经结束,船舱里还不停传出外宾们对景色的讚美之声。

或许,对於被禁錮在繁华都市里的人类来说,梨江山水更符合他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此时,我们都是大自然中的一环,不分肤色,不分国界。

“我吃出来了,这桂鱼真是江里捞的,真鲜。”

李炎又夹了一筷子清蒸桂鱼,这样的鱼,多少年没吃到了。

“咦,王哥,你怎么不吃啊?”李炎见王建设不怎么动筷子,奇怪地问道。

“小李,我说你是心大呀,还是没心没肺呢?”王建设放下筷子,低声说,“东西还没卖呢,能不能卖出去不知道,能卖多少钱也不知道,你竟然有心思吃饭。”

原来是为了这事。

李炎差点憋不住笑出来。

没想到这王建设还是个钱眼子,碑帖还没卖,钱仿佛就属於他了,只盼著现在赶紧把钱装进口袋,才好落袋为安。

余教授在旁边笑著说:“难怪小王受李科长器重,这为国家创匯的心,溢於言表。”

王建设知道余教授在讽刺他,也不避讳说:“余教授,你也別笑我,你跟你爱人两个人都是教授,一个月拿著快二百块钱工资,还时不时赚点外快,当然不完。我工资还没你一个人的一半多,家里三个孩子,五张嘴,我跟你可比不了。”

李炎匆忙吐出一块鱼骨,拍了拍王建设。

“王哥,你看,送碑帖的来了。”

王建设见服务业抬著刚才的竹筐进来,数量比之前多,三十幅碑帖全在里边。

他心里一阵紧张,对李炎说:“保底,保底得卖出三张,咱至少保个本。”

李炎扬了扬下巴,用口型对他说:“没问题。”

见午饭吃的差不多了,李炎站起来,大声说:“先生们,女士们,现在,我代表船长,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外宾们再次看见竹筐,都明白了八九分,抬起头来安静地听李炎说。

“我把你们购买碑帖的需求告诉了船长,船长先生说,他感谢你们对华夏文化的喜爱。原本这些作品只能用於展览,但,因为你们是我国人民最好的朋友,也是尊贵的客人,为表达我们对朋友的热烈欢迎,现在,他决定出售这批拓印碑帖。

售价也给予优惠:每幅作品,一千元美金,或者外匯券。”

“一千元美金?”

马修皱了下眉头:“我看这些作品,並不值一千美金。”

在1980年,即使作为米国人,一千美金也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其他外宾也都在小声议论,他们对碑帖的热情被高昂的售价冲淡了许多,毕竟这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就连之前喊著“价格不是问题”的华夏通,此刻也在犹豫。

余教授用了好半天,才合拢了嘴,刚才李炎说的售价都把他给震懵了。

明明说好的六百元外匯券,这已经够高价了,怎么还平白多加了四百呢。

王建设在一边著急地问:“余教授,外宾们怎么说?是不是嫌贵不买了?不然咱就降降价,四百,要不三百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