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景山饭店(2/2)

当年,饭店没有引进国外现代酒店管理模式,而是沿用当时国內流行的高级招待所的管理方法,1980年至1984年间,饭店入住率很高,但年利润却微乎其微。

管理体制上,也出现了“两层皮”的现象。

地方政府对饭店拥有人事任命权,而夏旅总社失去了人事权,就等於失去了管理权,在饭店运营管理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样,地方政府虽然拥有地皮和人事任命权,但却没有掌握饭店的经营权和收益权,致使他们无法从饭店经营中获得直接的利益,饭店兴衰与他们无关,自然减少了对饭店的支持和关注。

1985年后,丹市各种外资独资、或合资的豪华酒店相继崛起,景山饭店逐渐落没。

后景山饭店被私人承包,原饭店职工全部下岗,叶志勇就是其中的一员。

其实,直到1992年李炎创业时,景山饭店的这套设备都不过时,特別是饭店拥有自己的车船队,要是能承包到这样的饭店,李炎也不会创业之路那么坎坷。

只可惜,这样好的资源,当年的李炎是接触不到的。

“叶二哥,你去了景山饭店,以后要常联繫啊。”

“那当然。对了,我捕了几条黄鱔和泥鰍,你先拿著,养在盆里,等过几天吐了泥,再用辣椒炒来吃。”

叶志勇说著把手里的草篓递给李炎。

李炎一看,嚯,几条又大又肥的黄鱔正在里面蛄蛹,还有不少泥鰍。

这玩意拍点蒜,加些本地的土辣椒,炒的时候多放油,能把人香迷糊。

李炎记得,当年叶志勇得知他每月举债度日,就时不时把单位里发的肉蛋米油等,往李炎家里送来一些。

现在想想,叶家两兄弟是真不错。

叶志勇的大哥叶志谋也帮过李炎不少,只可惜,上辈子叶家人走的走,散的散,结局过的並不好。

李炎创业成功以后,曾去找过叶家人,但他们都躲著李炎,慢慢的,情分也就淡了。

“你啥时候有空能回家?”李炎问。

他有些后悔,这两天没有去叶家看看。

叶志勇笑说:“我看你是馋酒了吧,等我放假回来,我叫上我战友,咱们一起聚。”

“行。”李炎又问,“这么晚了,你怎么过去呢?我记得景山饭店还没通公交车吧。”

“妹夫,你连这都知道?”

“唉,瞎猜的。”

幸好叶志勇没当回事,就说:“这个点,就算有公交车也下班了,我让我三妹送我过去。”

“叶美嫻?她怎么送?”

“她去生產队里借的马车,赶马车送我过去,来回两个小时,差不多了吧。你瞧,她就在那边树底下。”

李炎顺著叶志勇的手指看过去,就看见叶美嫻正站在桂树下,伸著脖子往这边望。

李炎刚对上她的视线,就见她脑后的手绢蝴蝶般闪了一闪,叶美嫻整个人缩进树后边去了。

只有树边的老马拉著车,一边嚼著草料,喷出一连串响鼻。

早起是个阴天。

六点多钟路上还没什么人,偶有一辆马车在柏油马路上奔驰,老农手里的鞭子挥得格外畅快。

李炎眼看著天要下雨,紧走两步,走到融湖饭店大门口。

他刚要掏出介绍信,就听见门口的保卫说:“是李炎同志吧?”

李炎一看,正是昨天拦住自己不让进的那位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