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征途伊始,行进的课堂(1/2)

“走吧,我们的时间不多。”

陆扬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像一枚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三个男人心中漾开不同的涟漪。钱德利眼中精光一闪,李虎“哼”了一声算是回应,而周正,则用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点头,確认了指令的接收。

从江城大桥到东郊,路途不近。四人沉默地走下桥头,走向不远处的公交车站。八月的太阳毒辣地炙烤著柏油马路,蒸腾起一股呛人的热气。李虎走得大摇大摆,满脸不耐,仿佛每多走一步都是在浪费他即將到手的“天价劳务费”。钱德利则亦步亦趋地跟在陆扬身侧,脸上掛著那副招牌式的、人畜无害的笑容,只是眼神时不时地瞟向陆扬那个洗得发白的书包,像一只盘算著如何下口的狐狸。

周正依旧是那个沉默的影子,他走在最后,与眾人保持著三五步的距离。这个距离既能將所有人纳入视野,又显得不过分疏远。他的目光看似隨意地扫视著四周,实则像一台无声的雷达,记录著周围的一切环境信息。

“小陆同学,咱们这是……坐公交车去?”钱德利终於找到了一个话头,语气里带著一丝恰到好处的关切,“这大热天的,挤公交可不好受。要不,我去找辆『边三轮』?快一点。”

“不用。”陆扬摇了摇头,目光投向了马路对面一排灰扑扑的二层小楼,“坐14路,可以直接到废品站附近。而且,我想再看看沿途的地形。”

他的回答合情合理,却让钱德利准备好的、关於“效率”和“金钱”的说辞全都堵在了喉咙里。这个少年,似乎总能用一种最朴素、最无法反驳的理由,来坚持他那看似古怪的决定。

14路公交车晃晃悠悠地驶来,像一头上了年纪的绿色铁皮巨兽。车门打开,一股混合著汗味、柴油味和劣质香皂味的热浪扑面而来。李虎皱著眉头,第一个挤了上去,用他壮硕的身躯抢占了后排的一片空间。

陆扬跟了上去,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他一坐下,便立刻掏出一个小小的硬壳笔记本和一支铅笔,仿佛周围拥挤嘈杂的环境根本不存在,他的世界里只剩下窗外的风景和手中的纸笔。

钱德利和周正一左一右地坐在了他附近,形成了一个隱形的包围圈。

“小陆同学,你这……还真是用功啊。”钱德利笑著搭话,“上了车都不歇会儿。”

“习惯了。”陆扬头也不抬,铅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划著名,像是在速写,又像是在记录某种数据,“有些东西,看过了,就要记下来,不然容易忘。”

“哦?那窗户外面有啥好看的?不就是些破房子烂街道吗?”李虎在后排瓮声瓮气地插了一句,他实在无法理解这个小子的脑迴路。

陆扬的笔尖一顿,他抬起头,透过蒙著一层灰尘的车窗,望向外面飞速后退的建筑,眼神里带著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悠远。

“不是破房子。”他轻声说,“那是歷史的骨骼。”

车子经过一片被围墙圈起来的荒地,里面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几栋被拆得只剩下框架的厂房孤零零地立著,像是巨兽的骸骨。

“你们看那里,”陆扬用铅笔指了指,“那是江城第二轴承厂的旧址,六十年代建的。他们当年从苏联引进了『贝氏体等温淬火』技术,用来生產高精度的铁路轴承。所以那块地的土里,铬和锰的含量特別高。你看那些草,根部附近的顏色都偏黄褐色,就是因为重金属沉降。”

车厢里有瞬间的安静。

李虎张著嘴,满脸的“你在说啥”。钱德利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几分,他顺著陆扬指的方向看去,那片荒草地在他眼里,忽然变得有些不一样了。他看不懂什么叫“贝氏体”,但“重金属”三个字,他还是懂的。这小子,连一片荒地的“病根”都知道?

“你……你怎么知道这些的?”钱德利忍不住问道,这次的语气里,试探的意味更浓了。

“图书馆的老报纸上看到的。”陆扬的回答天衣无缝,他低下头,继续在笔记本上写著什么,“我查过江城过去五十年的工业布局图。每一家工厂的选址、技术、甚至是什么时候倒闭的,都像是一道解谜的线索。”

他说话的语气,就像一个痴迷於解谜游戏的孩子,纯粹,而又带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执拗。这种態度,反而让钱德利一肚子江湖套路无处施展。你跟一个疯子讲逻辑,跟一个天才谈常识,都是自討没趣。

周正一直没有说话,但他的目光,却在陆扬和那片废弃的厂房之间来回移动了一下。作为侦察兵,他受过的训练让他明白,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信息解读能力,在很多时候,比武器更重要。陆扬展现出的,正是这种能力,而且是远远超出他这个年龄段的、恐怖的能力。

公交车继续前行,逐渐驶离了市区,道路两旁的楼房变得低矮,农田和零星的工厂开始交替出现。路面也变得顛簸起来。

在经过一座不起眼的水泥桥时,车身猛地一震,李虎骂了一句:“妈的,这破路!”

陆扬却像是被什么东西触发了开关,他猛地直起身子,眼睛紧紧盯著桥下那条几近乾涸的小河沟,以及河岸边几栋民房墙壁上细微的裂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