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听澜茶馆与香饵初闻(2/2)

这番话半真半假,既符合他工人家庭的出身,又流露出一丝少年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父母期望的顺从,显得格外真实。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补充道:“我今天来见您,也跟我爸妈说过了。”

“哦?”刘振民的眉毛微微一挑,显然有些意外。

“嗯。”陆扬点了点头,眼神清澈而坦诚,“我跟他们说,是上次遇到的那位大学里的刘教授,他觉得我有个想法不错,但是他自己太忙了,就介绍我来向您请教。因为您见多识广,对咱们江城的歷史和发展,比他这个书斋里的教授更有发言权。我爸妈听了特別高兴,让我一定要好好听您指点,说这是难得的机会。”

这一段话,是陆扬昨夜推演中的神来之笔。

它一举三得。

第一,將自己的行为置於阳光之下,打消了对方关於他“偷偷摸摸”、“別有用心”的疑虑,塑造了一个与父母沟通良好、光明磊落的“好孩子”形象。

第二,再次强化了“刘教授”这个虎皮,並將其从自己的行动中暂时剥离,让他变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引荐人”,而不是一个可以隨时被拉出来对质的“参与者”。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用“刘教授”的嘴,送上了一顶巨大无比的高帽,狠狠地满足了刘振民的虚荣心——连大学教授都自认不如你,需要把得意门生送来请教你!

果然,刘振民的眼神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那股审视的锐利,渐渐被一种居高临下的欣赏所取代。他甚至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仿佛自己真的成了那位能指点江山的“大家”。

“呵呵,老刘太谦虚了。”他摆了摆手,嘴上谦虚,脸上的得意却掩饰不住,“他那是搞纯理论的,象牙塔里待久了,自然不如我们这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懂得多一些人情世故和实际情况。他能这么看重你,还把你推荐给我,说明你的那个想法,肯定不一般。”

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陆扬引导到了他想要的方向。

但刘振民毕竟是刘振民,几十年的风浪不是白闯的。他看似已经完全放鬆,却在不经意间,射出了最致命的一支冷箭。

“说起来,”他给陆扬续上茶,语气轻鬆得像是隨口一提,“老刘最近身体怎么样?我跟他也好久没见了,整天把自己关在学校里搞研究,也是个痴人。上次见他,好像还总咳嗽。”

陆扬端茶杯的手,几不可查地停顿了半秒。

来了,终极考验。

这个问题,就像是平静湖面下的一块暗礁,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

他的大脑在这一瞬间高速运转,五十岁的灵魂冷静地调取著昨夜的预案,而他脸上的表情,却依旧是那个单纯的十七岁少年。

“刘教授身体挺好的,就是最近天气干,嗓子有点不舒服,偶尔会咳两声。”他露出一丝关切的神情,这个细节让他的话听起来更像是亲眼所见,“他说他最近在忙一个关於宋代古籍修復的课题,好像是省里很重要的项目,忙得焦头烂额,连我写的那点东西都没时间细看。”

他一边说,一边露出了一个略带委屈和无奈的表情,像是一个急於展示自己成果却被老师“冷落”的学生。

“所以,他才让我无论如何都要来找您。他说,『你那点纸上谈兵的东西,只有放到刘振民那种真正懂社会、懂歷史的人面前,才能看出到底有没有价值。让他给你把把关,比我在书房里看十遍都强!』”

陆扬惟妙惟肖地模仿著一位老教授的语气,最后,他抬起头,用一种充满崇拜和期待的目光看著刘振民,那眼神,仿佛在看一座高山。

雅室里,陷入了片刻的安静。

只有窗外的竹叶,依旧在沙沙作响。

刘振民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温润的茶杯。他看著眼前的少年,看著他清澈的眼神,看著他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看著他那副急於得到认可的模样。

所有的试探,都得到了完美的回应。

一个出身平凡、成绩优异、性格谦逊、尊师重道、並且对你推崇备至的天才少年。

还有比这更完美的“璞玉”吗?

刘振民笑了,这一次,是发自內心的笑。他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隨著那句“比我在书房里看十遍都强”的吹捧,烟消云散。

他將茶杯在桌上轻轻一顿,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像是一锤定音。

“哦?让你来给我把关?”他身体前倾,眼中闪烁著猎人发现猎物时的兴奋光芒,“看来你今天不是空著手来的。说吧,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老刘都这么看重,还特意把你这个宝贝疙瘩,送到我这儿来了?”

陆扬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

他身侧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此刻仿佛有了千斤重。

他知道,香饵的气味,已经被巨鱷嗅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