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蛛网中心的静待(1/2)

江城的老式居民楼,隔音效果约等於无。

隔壁王婶家电视机里传来的《渴望》主题曲,悠悠的,带著点哀婉,混著自家厨房里父亲陆卫国看报时翻动纸张的“哗啦”声,构成了这个八十年代夜晚最典型的背景音。

陆扬家的餐桌被收拾得乾乾净净,此刻正充当著临时书桌。一盏橙黄色的檯灯,將一圈温暖的光晕投射在摊开的物理习题册上,也照亮了陆扬那张专注的、略显清瘦的脸。

他握著笔,时而疾书,时而锁眉沉思,鼻樑上那副平光眼镜的镜片,偶尔会反射出檯灯柔和的光。一切都显得那么寻常,那么静謐,一个为了即將到来的高考而奋力拼搏的高中生,仅此而已。

“吱呀——”

臥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母亲赵淑兰端著一个白瓷碗,踮著脚走了进来,生怕打扰到儿子。

“小扬,歇会儿,喝碗妈给你熬的绿豆汤,解解暑。”她把碗放在书桌一角,声音压得低低的,眼神里满是心疼,“你看你,这都几点了,明天还要早起上学呢。”

陆扬抬起头,脸上那股解题时的专注瞬间化为温和的笑容,他推了推眼镜,接过碗:“谢谢妈,我不累。这道题刚有点思路,一鼓作气做完就睡。”

他的笑容乾净而纯粹,带著少年人特有的靦腆,和他这个年纪应有的对未来的憧憬。

“就你样多。”赵淑兰嗔怪地拍了下他的胳膊,力道轻得像羽毛拂过,“什么思路不思路的,妈也听不懂。就知道你这阵子跟换了个人似的,以前是拿鞭子抽都不肯多看一眼书,现在倒好,是拿棍子赶都赶不走。”

嘴上虽是抱怨,但她眼角眉梢那份藏不住的骄傲和欣慰,几乎要从皱纹里满溢出来。儿子有出息,是她这辈子最大的盼头。

“以前是不懂事嘛。”陆扬喝了一口绿豆汤,清甜的滋味滑入喉咙,让他那根因为长时间算计而绷紧的神经,也得到了一丝真实的舒缓,“现在知道了,爸妈挣钱供我读书不容易,再不努力,將来怎么孝顺你们?”

这话他说得无比自然,就像一个幡然醒悟的浪子,最真诚的剖白。

赵淑兰听得眼圈一热,连忙转过头去,用手背擦了擦眼角:“你这孩子……净说这些。我和你爸不图你什么孝顺,只要你平平安安,有个好前程,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她顿了顿,又忍不住嘮叨起来:“对了,今天下午那个……那个陈叔,是你同学的家长吗?我看他穿得人模人样的,开著小汽车,不像一般人啊。”

陆扬的心跳没有半分改变,他放下碗,拿起笔,像是在草稿纸上隨意演算著什么,语气平静地回答:“哦,他啊。是我一个远房亲戚介绍的,一个文化站的干部,听说我对地方志有研究,想找我了解点情况,给我报个什么青少年歷史研究奖之类的。”

这个解释,是他早就准备好的,完美地契合了他“书呆子”的人设,也符合父母对“正途”的理解。

“文化站的干部?”赵淑兰的眼睛亮了,“那可是好事啊!能拿奖,以后高考说不定还能加分呢!”

“八字还没一撇呢。”陆扬笑了笑,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就是隨便聊聊,妈,您快去睡吧,我做完这最后一道题就睡。”

“行,行,那你也早点。”赵淑兰满意地替他理了理衣领,这才一步三回头地走出了房间,顺手轻轻带上了门。

门关上的那一刻,房间里属於家庭的温暖气息仿佛被瞬间抽离。

陆扬脸上的笑容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如深潭般的平静。他手中的笔依旧停在草稿纸上,但目光却穿透了纸张,望向了虚无的某处。

温暖的檯灯光晕,此刻在他眼中,也变得如同手术室里的无影灯,冰冷而客观。

“启智。”他在意识深处,用毫无波澜的声音发出了指令。

【在,宿主。】

启智那绝对理性的中性声音,准时响起。

“开始最终復盘。目標『陈景明』,代號『信使』,进行全方位接触后评估。”

【指令確认。启动『信使』行为模型分析程序。】

陆扬的脑海中,一幅幅三维动態图像被构建出来。那是陈景明离开时,从他家楼道口到坐上那辆伏尔加轿车的全过程。

【数据载入完毕。】

【第一项:步態分析。】

【目標离去时,平均步频较其抵达时提升3.7%,步幅缩小5.1%。左肩呈现0.8度的非惯性下沉,双手有轻微的、无意识的攥拳动作。】

【结论:目標內心处於高度亢奋与轻微焦虑的混合状態。亢奋源於任务完成的成就感,焦虑源於对匯报结果不確定性的担忧。该状態符合『成功获取重要情报的下级』向『上级』匯报前的典型心理特徵。】

陆,扬的眼皮都没有抬一下,继续下达指令:“微表情数据。重点分析我拋出『鄙视金钱,追求学术荣誉』这个核心论点时,他的反应。”

【指令確认。调取高精度面部表情捕捉数据。】

陈景明那张油滑的脸,以慢放一百倍的速度在陆扬的意识中浮现。

【在您说出『……填补江城地方志两百年的空白,这份荣誉,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这句话时,目標面部共发生17处微表情变化。】

【其中,关键指標三项:】

【1.眉心產生0.08秒的瞬间收紧,为『认知衝突』的起始信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