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暗影中的匯报(1/2)

夜幕如同一块浸透了墨汁的厚重绒布,严严实实地盖住了江城。白日的喧囂沉淀下来,只剩下风穿过废旧钢铁时发出的、鬼魅般的呜咽。

城南废品收购站,像是一座金属怪兽的坟场。月光惨白,勾勒出堆积如山的自行车骨架、锈跡斑斑的铁皮桶和扭曲的机器零件,它们的影子在地上拉扯、交叠,构成一幅光怪陆离的抽象画。空气中,铁锈的腥气、机油的浊味和陈年尘土的霉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胸口发闷的独特气息。

陈景明穿过这片钢铁丛林,脚步轻快而无声。他那身儒雅的学者行头,在这片废墟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因他脸上那份与环境不符的轻鬆而诡异地融合。

他熟门熟路地绕过一个巨大的、不知名的齿轮,推开了一扇吱呀作响的铁皮门。

门內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与其说是办公室,不如说是一个洞穴。唯一的照明来自桌上一盏老旧的檯灯,灯罩上积著一层油腻的灰尘,光线昏黄,堪堪照亮桌子周围一小片区域,將房间的绝大部分都隱匿在浓稠的黑暗里。一张宽大的老板桌霸占了房间的中心,桌面上除了一个搪瓷茶缸和一只塞满了菸头的玻璃菸灰缸,再无他物,显得空旷而压抑。

桌后,一道魁梧的身影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

刘福贵就坐在那里,像一尊沉默的铁塔。他没看进门的陈景明,目光幽幽地盯著灯光外的一片虚空,粗壮的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著,发出“叩、叩、叩”的沉闷声响,是这间密室里唯一的活气。

陈景明进来后,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安静地站著,直到那敲击声停下。

“说。”刘福贵的声音从阴影中传来,沙哑,简短,像两块石头在摩擦。

“老板,鱼上鉤了。”陈景明脸上立刻堆起了谦恭而自信的笑容,他拉过一张小马扎,在灯光边缘坐下,身体微微前倾,摆出了一个匯报的姿態。

“过程。”刘福贵依旧没有看他,仿佛在对空气说话。

“完全按照您的吩咐,老板。”陈景明清了清嗓子,语气里带著一丝戏剧化的色彩,“我选在放学后他回家必经的小巷子里,以一个对江城歷史充满兴趣、前来考证的外地文化干部的身份出现。时机、地点、人设,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他顿了顿,观察著刘福贵的反应。那座铁塔纹丝不动。

“我先是用一个虚构的地名『旧府塘』去试探他,那小子果然一脸茫然,证明他不是那种对江城掌故了如指掌的老油条。然后,我才『不经意』地提到,听说一中出了个厉害学生,从一本旧书里发现了大秘密。”

“他的反应?”刘福贵终於开口问了第二个问题。

“精彩!老板,简直是教科书级的反应!”陈景明的声音高了一度,带著掩饰不住的兴奋,“我话音刚落,那小子的脸『唰』一下就红了,眼睛瞪得溜圆,就像……就像一个小学生突然被市长点名表扬了一样!他指著自己的鼻子,声音都打颤,问我是不是在说他。那份激动,那份纯真,绝对装不出来!”

刘福贵的手指又开始轻轻敲击桌面,速度比刚才快了一点。

“我顺势夸了他几句『英雄出少年』,自报家门说是市文化馆的。您猜怎么著?”陈景明卖了个关子,隨即自己揭晓答案,“他居然给我鞠了个躬!一个九十度的標准躬!嘴里还不停地说『专家』、『不值一提』。那副样子,活脱脱一个见到了偶像的书呆子,半点城府都没有。”

“你跟他提『宝贝』了?”刘福贵的声音里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提了,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陈景明的表情变得严肃而又带点滑稽,“我问他,是不是从书里发现了一个藏著宝贝的秘密地点。结果,他完全理解错了。”

“理解错了?”

“对!”陈景明一拍大腿,“他以为我说的『宝贝』,是书上批註用的那种什么『桐油烟和鱼胆汁』做的墨!他拉著我,滔滔不绝地给我上了一堂关於清代制墨工艺的课,说这是研究文房用具演变的『珍贵实物例证』!那表情,那语气,就好像发现了一座金山,可那金山,是一坨干掉的墨汁!”

他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声在压抑的房间里显得有些尖锐。

刘福贵的敲击声停了。他沉默了足足半分钟,房间里静得能听见灯丝微弱的“嗡嗡”声。

“一个十七岁的半大小子,对钱不感兴趣?”刘福贵的声音低沉下来,带著浓重的怀疑,“景明,你在这个行当里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世上,有不爱钱的人吗?”

灯光下,陈景明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老板,一开始我也不信。”他身体坐直了,表情严肃得像是在做学术报告,“所以我加大了试探的力度。我直接问他,批註的內容是不是指向了某个具体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