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首次出击:智慧与运气的试探(2/2)

陆扬一边与摊主閒聊著,询问一些关於旧书保存、版本识別的浅显问题,表现得像一个求知慾旺盛的初学者,一边暗中根据启智的反馈,调整著自己的观察重点。

“大叔,您真是行家啊,懂这么多。”陆扬恰到好处地恭维了一句,“我就是瞎看,看个热闹。不像您,一眼就能看出门道。”

摊主被陆扬几句不著痕跡的马屁拍得有些舒坦,话也渐渐多了起来:“谈不上什么行家,就是跟这些故纸堆打了半辈子交道,见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一些皮毛。”他顿了顿,指著摊位上一排不起眼的小人书说道,“就说这些连环画吧,现在的小孩都去看动画片了,这些东西,也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傢伙还当个念想。”

陆扬的目光顺著摊主的手指看去,那是一排用细绳綑扎起来的旧连环画,封面大多是些战斗英雄或者古典故事的题材,纸张发黄,边角多有磨损。

“启智,对a区连环画进行详细扫描识別。”

“正在进行图像放大及特徵比对……发现目標:a区第三排,《儿童故事画报》合订本三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1964年版,品相六成,內页有少量涂鸦,市场稀有度中低,因其年代及特定题材,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单册估值约0.8-1.5元,三册合集价值约3-5元。非『大漏』,属於小幅溢价品。”

陆扬心中瞭然,这些连环画確实有些价值,但远没到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程度。他没有立刻表露出兴趣,而是继续和摊主聊著。

“对了,大叔,我最近在学写毛笔字,想找本老一点的字典查查字源,您这儿有没有合適的?”陆扬话锋一转,提出了新的需求。

“老字典?”摊主想了想,弯腰从摊位最底下,一个堆放杂物的角落里翻找起来。那里光线昏暗,堆著些不成套的书籍和一些零碎的旧物。

“启智,重点扫描该区域,注意有无特殊材质或装帧的物品。”

“指令收到。正在调整扫描参数……发现目標:d区底层,被旧报纸覆盖,《国民新字典》,中华书局印行,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六月初版。纸张脆弱,封面有水渍,边角磨损严重,品相约五成。该版本字典因其歷史时期及编纂特点,具有一定文献研究价值,市场需求小眾,估值约2-4元。另,其下方压著一本《无线电爱好者入门》,1978年版,品相七成,实用价值不高,收藏价值微弱。”

“民国二十五年的字典……”陆扬心中微微一动。虽然启智评估价值不高,但这种年代的字典,对於研究当时的语言文字和社会风貌,確实有其独特之处。而且,这本字典被隨意丟在角落,显然摊主並未意识到它的特殊性。

摊主费力地从一堆杂物中將那本《国民新字典》抽了出来,吹了吹上面的灰尘,递给陆扬:“喏,就这本了,够老了吧?不过品相可不怎么样,你要是想练字用,还不如买本新的《新华字典》。”

陆扬接过字典,入手沉甸甸的,封面上“国民新字典”几个繁体字虽然有些模糊,但依旧透著一股歷史的沧桑感。他隨意翻了几页,纸张果然很脆,字跡倒是清晰。

“大叔,这字典確实够老的。”陆扬点点头,又拿起之前启智提示过的那几本《儿童故事画报》合订本,“这几本连环画,画得也挺有意思的。我瞧著都挺喜欢的。”他露出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呵呵,小同学眼光还行。”摊主笑了笑,“这些东西,留著也是占地方。你要是真心喜欢,就给个三块钱,这三本连环画,还有这本老掉牙的字典,都拿走。”他似乎觉得陆扬是个真心喜欢旧书的学生,开价也比较隨意。

陆扬心中迅速盘算了一下,启智评估这几样东西的总价值在五到九元之间,摊主要价三块,確实不高。更重要的是,这是他第一次“实战”,不在於捡多大的漏,而在於积累经验,並且和摊主建立初步的联繫。

“三块钱……”陆扬故作沉吟,脸上露出一丝为难,“大叔,我就是个学生,平时零钱也不多。您看……这些东西,我確实挺喜欢的。能不能再少点?两块五,您看行不行?就当……就当照顾我这个学生了。”他语气诚恳,眼神里带著期盼。

摊主看了看陆扬,又看了看那几本书,摆了摆手:“嗨,算了算了,两块五就两块五吧。看你也是个爱书的,这些东西放在我这也蒙尘。拿去吧,好好看看。”

“谢谢大叔!太谢谢您了!”陆扬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两块五毛钱递给摊主,脸上洋溢著喜悦。他小心翼翼地將那三本连环画和一本旧字典收进隨身带来的布袋里。

“慢走啊,小同学。以后有空再来逛逛。”摊主接过钱,隨手塞进裤兜,又拿起他的线装书看了起来,似乎这笔小生意並没有在他心里留下太多波澜。

陆扬和摊主道了別,拎著布袋,快步走到与王磊约定的匯合点。

“扬哥,怎么样?淘到宝贝了?”王磊见陆扬出来,立刻迎了上来,好奇地朝他手里的布袋张望。

陆扬微微一笑,掂了掂手里的布袋,虽然不重,但意义非凡:“谈不上什么大宝贝,不过,算是开了个好头。咱们的『寻宝』之路,正式开始了。”

他知道,这只是漫长道路上的第一小步。旧书摊的秘密,远不止於此。而那个看似普通的摊主,或许也並非表面上那么简单。今天的试探,只是掀开了冰山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