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破局之选:旧书摊的隱秘价值(1/2)

放学铃声的余韵还未彻底消散,陆扬和王磊並肩走在回家的路上。秋日的阳光透过路旁稀疏的梧桐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王磊一路显得有些心事重重,时不时挠挠头,欲言又止。

“扬哥,”终於,在拐过一个街角,四周行人稍少时,王磊忍不住开口了,“早上电话里你说……咱们不去碰那些热门货,我琢磨了一天,还是有点……有点想不通。”他脸上带著几分少年人特有的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那些东西,看著就来钱快啊!咱们要是能捣鼓到,不是一下子就能……”

陆扬停下脚步,侧过身看著王磊,脸上带著理解的微笑:“磊子,我知道你怎么想的。谁不想一口吃成个胖子?那些电子表、喇叭裤,確实是二道街水面上最肥的肉,谁见了都眼馋。”

“对啊!”王磊用力点头,像是找到了共鸣,“那咱们为啥不……”

“可你有没有想过,”陆扬打断他,语气依旧平和,却带著不容置疑的穿透力,“龙潭里的肥肉,是那么好叼的吗?我们现在有什么?本钱,我们凑起来能有多少?路子,我们认识南方的供货商吗?就算侥倖弄到一批货,那些在二道街盘踞多年的『地头蛇』,会眼睁睁看著我们两个半大小子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財?”

王磊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陆扬说的每一个字都像钉子一样扎在现实上。他泄了气,嘟囔道:“那……那也太憋屈了。看著钱在那儿,就是够不著。”

“所以,咱们得换个玩法。”陆扬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继续往前走,“硬碰硬,我们现在没那个实力。就像打仗,明知道对方是重兵把守的坚城,我们非要拿著几把破刀去攻城,那不叫勇敢,叫送死。”

“那……那你说那个『捡漏』……”王磊的眼睛里还是有些迷茫,“去那些旧书摊、废品站,真能捣鼓出名堂?我总觉得,那些地方……都是些没人要的破烂玩意儿。”他努力地想把“捡漏”和“赚钱”联繫起来,但脑海中浮现的还是旧书摊老大爷昏昏欲睡的模样,以及废品收购站里堆积如山的废铜烂铁和旧报纸。

陆扬笑了,他知道王磊的疑虑很正常。对於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价值往往是直观的、看得见摸得著的。

“磊子,『破烂』和『宝贝』,有时候就隔著一层窗户纸。对大部分人来说是破烂,但对识货的人来说,可能就是无价之宝。”陆扬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带著一丝神秘感,“你想想,为什么有些老物件,几十年后能卖出天价?”

“因为……因为稀罕?”王磊试探著回答。

“对,稀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价值在当时被忽略了。”陆扬循循善诱,“我跟你说几个咱们『捡漏』的核心逻辑,你听听有没有道理。”

他们走到一处街心小园,四周没什么人,陆扬找了个石凳坐下,王磊也跟著坐到他旁边。

“第一,安全。”陆扬伸出一根手指,“西街尾的旧书摊和废品收购站,位置偏僻,那些『地头蛇』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热门摊位上,很少会注意到那种角落。咱们初期行动,安全是第一位的,总不能钱没赚到,先把自己折进去,对吧?”

王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一点他倒是能理解,昨天在二道街感受到的那种紧张气氛,確实让他有些心有余悸。

“第二,潜在价值。”陆扬又伸出第二根手指,眼中闪烁著智慧的光芒,“旧书、旧物里面,学问可大了。比如,一些几十年前出版的绝版书籍,现在可能一本难求;一些不起眼的旧邮票、旧钱幣,在收藏家眼里价值千金;甚至,有些被当成废纸处理的旧信件、旧手稿,万一是哪个名人的呢?或者,一些早期的技术资料,在懂行的人手里,就能变废为宝。这些东西,普通人看不懂,但一旦被我们发现了,利润空间可就不是卖几条喇叭裤能比的了,而且这种机会,別人很难复製。”

听著陆扬描绘的这些可能性,王磊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虽然“名人手稿”、“技术资料”这些对他来说还有些遥远,但“绝版书”、“旧邮票能值钱”的说法,他隱约也听过一些。

“扬哥,你的意思是……咱们就像那些……寻宝的?”王磊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兴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