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以退为进的初步撤离与內部復盘(2/2)

他轻轻摇了摇头,解释道:“启智刚才同步进行了分析。张老板说他的货源来自广九、香江,这个大方向基本是对的。八十年代,很多紧俏的进口商品,確实都是通过这条线从南方渗透进来的。这一点,他没有撒谎。”

“但是,”陆扬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审慎起来,“他声称自己能拿到『第一手好货』,启智的判断是,这里面有夸大的成分。他更可能是一个二级,甚至三级批发商。这意味著,从真正的源头到他手里,至少还隔了一到两层中间商。”

“啊?”王磊吃了一惊,眼睛都瞪大了,“还有这么多道道儿?那他……他不是在骗我们吗?”

“谈不上是存心欺骗。”陆扬摆了摆手,语气平和,“做生意嘛,谁都想把自己的门路说得硬一些,货源说得纯一些,这样才能抬高身价,爭取更好的利润。这是一种常见的商业包装手段。关键在於,我们自己心里得有数,能分辨出哪些是真话,哪些是水分。”

他顿了顿,继续引导王磊:“你再想想,张老板的情绪变化。我们一开始问国產带,他虽然也热情,但利润薄,他心里是有数的。可当我们提到进口带,尤其是暗示可能有『十几二十个同学一起买』的『团购』意向时,他的態度明显就不同了,眼睛都亮了。这说明什么?”

王磊恍然大悟,一拍大腿:“说明进口带利润高啊!他想做我们这笔『大生意』!所以才把话说得那么满,又是保证正品,又是承诺批发价的!”

“孺子可教也。”陆扬笑著点了点头,“正是这个道理。所以,综合来看,a17摊位的张老板,关於进口磁带的货源渠道描述,大体框架是可信的,他確实能弄到tdk、索尼这些牌子。但是,他报给我们的零售价,启智分析利润至少在百分之五十到七十之间。即便他最后鬆口给的所谓『批发价』,也绝对还有相当的利润空间可以挤压。”

“只不过,”陆扬补充道,“以我们目前『学生』的身份,並不適合跟他深究真正的批发渠道和底价。今天能从他嘴里套出这些关於品牌、价格区间、大致货源地的信息,已经算是初步成功了。我们对这个市场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王磊听得连连点头,感觉自己脑子里的迷雾被陆扬三言两语就拨开了不少。他以前买东西,哪想过这么多弯弯绕绕,老板说多少钱,能砍下几毛就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今天跟著陆扬走这一遭,才发现原来这里面学问这么大。

“扬哥,我明白了!”王磊用力地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对陆扬的敬佩,“看人不能只看他笑得多热情,听话也不能只听他吹得多厉害。尤其是在这市场里头,每个人说的每句话,都得在脑子里多转几个弯,想想他背后是啥意思!”

“嗯,有这个意识就好。”陆扬欣慰地拍了拍王磊的肩膀,“做生意,信息就是金钱,细节决定成败。多看,多听,多想,慢慢你就入门了。”

他望向市场深处,那里还有更多的摊位,更多的未知等待著他们去探索。

“这个a17摊位,我们可以做个初步结论了。”陆扬沉吟道,“国產磁带利润有限,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標。进口磁带利润可观,但张老板这里的价格,作为零售来说偏高,作为小批量进货,也还有压缩空间。他的货源可信度中等偏上,但並非源头。对我们来说,他可以作为一个备选的参考点,但不是我们理想的合作伙伴。”

王磊认真地將陆扬的结论记在心里,他感觉自己今天学到的东西,比在学校里上半学期课都有用。

“那扬哥,我们接下来……”王磊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他已经尝到了这种“刺探军情”的甜头,对接下来的行动充满了期待。

陆扬微微一笑,目光深邃:“不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先把刚才的经验消化消化,我们再去下一个地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