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启智的优化建议与深夜的规划(2/2)

“这个可行,比较简单直接。”陆扬表示赞同。

“『积分』机制:可设定为,每成功租赁並按时归还一次磁带,获得1积分。累计一定积分(如5分或10分),可获得一次《跟我学》等热门磁带的『优先租赁权』,或在推出新磁带时获得『优先体验权』。积分还可以用於抵扣少量逾期费用等。此机制旨在鼓励用户持续消费、规范租赁行为,並对高价值用户提供正向激励。”

陆扬摸著下巴,仔细琢磨著:“积分……听起来有点像后世的会员制。在同学之间搞这个,会不会显得太……太商业化了?大家能接受吗?”他有些顾虑,毕竟这还是在校园里,人情味很重要。

“宿主,此机制的核心目的並非盈利,而是公平与效率。”启智解释道,“通过透明的规则,让稀缺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可以减少因『抢不到』而產生的负面情绪。初期可以简化规则,例如,仅针对《跟我学》磁带,连续租借三次且无逾期者,下次可优先续租。关键在於规则的公平公示与严格执行。根据心理学模型,明確的预期和可获得的奖励,能有效提升用户参与度与满意度。”

“嗯……”陆扬沉思著,“你说的有道理,关键是规则要简单、公平,而且要让大家觉得这是为了方便他们,而不是为了多赚钱。这个可以先小范围试试看。”

他站起身,在小屋里踱了几步,脑海中各种念头翻涌。启智的分析和建议,如同一幅逐渐清晰的蓝图,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窗外的夜色更浓了,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衬得此刻的寧静。陆扬重新坐回书桌前,摊开一个乾净的笔记本,拧开钢笔帽,笔尖在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他首先写下的是“磁带生意”四个大字,下面分列出几个小標题。

“一、货源拓展。”他一边写一边自语,“周末市中心是必须去的。空白磁带的批发点要找到,价格要摸清。还有,启智提到的录音设备,也得留意一下有没有便宜的二手货,或者……有没有其他途径能搞到相对好一点的录音机?比如学校广播室的旧设备?”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他又觉得不太现实。

“二、租赁规则优化。”他写道,“启智的『预订』机制可以先从《跟我学》开始试行,明天就和王磊商量一下,先口头通知,看看大家的反应。『积分』机制……暂时缓一缓,或者用更温和的方式,比如对老顾客提供一些小便利。”他不想操之过急。

“三、增值服务尝试。”笔尖顿了顿,“代购空白磁带,这个可以做,薄利多销,主要是服务同学,积攒人情。孙强他们提出的代录……风险评估模型要仔细研究。启智说得对,版权是未来的雷区,虽然现在没人管。设备也是硬伤。或许……可以先从帮同学录製英语课文或者一些简单的公开课音频开始?用我现有的设备,效果可能一般,但至少能满足一部分基本需求,也能测试一下市场反应和我的时间投入。”

他仔细地將这些想法记录下来,每一个字都写得很认真。灯光下,他年轻的脸庞显得异常专注,眼神中闪烁著与年龄不符的深思熟虑。

紧接著,他又翻开新的一页,写下了“文学创作”四个字。

“《铁锈与晨曦》……”他轻声念叨著这个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名字,“稿子寄出去快一周了,也不知道《萌芽》编辑部那边有没有收到。不能干等著。”

他写下:“1.投稿目標扩展:《萌芽》若一个月內无回音,则改投《少年文艺》或《江城文学月刊》。同时,开始构思新的短篇,题材可以更贴近八十年代的生活,或者尝试一些科幻元素,结合启智的知识库,或许能写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2.时间管理方案:”这一项他写得尤为郑重,“每日保证至少一小时的阅读与练笔时间,雷打不动。周末除了进货和处理磁带生意,必须保证至少四个小时的完整创作时间。学业也不能放鬆,课堂效率要提高,作业要及时完成。精力分配是关键,要学会拒绝不必要的干扰。”

他看著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跡,心中那份因重生而带来的迷茫与不安,此刻已被清晰的目標和周密的计划所取代。与苏晓蔓的对话,让他对“价值”的理解更加深刻;而启智的精准分析,则为他提供了將理想照进现实的工具。

他知道,前路依然充满未知与挑战,无论是商业上的拓展,还是文学上的求索,都不会一帆风顺。但此刻,他內心却无比篤定。因为他不再是前世那个浑浑噩噩、隨波逐流的陆扬了。他拥有未来的智慧,也拥有重新来过的勇气。

陆扬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的缝隙,在他书桌上投下一小片清辉。他仿佛能看到,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道路,正在自己脚下缓缓延伸。周末的市中心之行,將是他踏出的又一个坚实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