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案前苦读,亲情渐暖(2/2)
“好。”陆扬放下笔,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闭上眼睛,脑海里还在回放著刚才的受力分析图和电场线模型。前世被物理虐得死去活来的场景还歷歷在目,而今晚,他却第一次体会到了征服物理难题的快感,儘管伴隨著巨大的疲惫。
书房的门是虚掩著的。客厅里,电视机的声音已经关了,大概母亲已经睡下。四周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一两声夜归人的脚步声或自行车的叮铃声。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门口停顿了一下。陆扬没有睁眼,但他能感觉到,有人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是父亲。他能分辨出父亲那略显沉重的脚步声,以及那无声的、似乎能穿透门板的目光。
陆扬的心跳微微加快。父亲是在观察他吗?他会怎么想?是觉得自己在装模作样,三分钟热度?还是……真的看到了一点不同?晚饭时,父亲那意味深长的“嗯”声,此刻又在他耳边响起。
脚步声很快离开了,大概是去厨房倒水或是去阳台抽菸。陆扬却无法立刻平静下来。父亲的沉默,比母亲的嘮叨更让他感到压力。那如山般內敛的父爱,前世他未能体会,今生,他渴望得到,也决心去爭取。
“润物细无声……”他在心里默念著启智给出的策略,“对,不能急,一点点来。用行动,用结果,慢慢让他们相信,我已经不一样了。”这份来自家庭的潜在关注,化作了更强的动力,驱散了部分疲惫。
二十分钟后,陆扬睁开眼,眼神恢復了清明。
“启智,我们开始化学吧。元素周期表,当年我可是背得头都大了。”他拿起化学课本,翻到了那张绿绿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础框架,死记硬背效率低下。理解元素周期律是关键,即元素的性质隨原子序数递增呈周期性变化。可视化辅助:构建三维动態元素周期表。】
陆扬的意识中出现了一个立体的、可旋转的元素周期表模型。启智的声音响起:
【请注意观察同主族元素(纵列)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例如,第一主族碱金属,从鋰到銫,都易失去一个电子,表现出强还原性。模型已高亮第一主族,並模擬其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递增……】
【再观察同周期元素(横行)的递变性: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模型已高亮第三周期,展示从钠到氯的原子半径、电负性等性质变化趋势……】
启智將枯燥的表格变成了生动的、可交互的模型,將抽象的规律具象化。陆扬跟著引导,將手指(意识中的)点在不同的元素上,相关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立刻弹出。
“原来可以这样记!”陆扬大为惊嘆,“这比死记硬背强太多了!”
接下来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
“启智,这个得失电子守恆法,我一直搞不太清楚化合价升降怎么算,还有那个最小公倍数……”
【核心在於找到氧化剂和还原剂,分析化合价变化,確保化合价升高总数等於降低总数。可视化辅助:模擬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中电子转移过程。】
意识中,紫色的高锰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碰撞,电子像小光点一样从氯离子“跳”到锰离子上,伴隨著化合价变化的实时標註。启智一步步演示如何確定变价元素、计算升降数、找到最小公倍数、配平係数。
“看明白了!电子的转移才是本质!”陆扬兴奋地拿起笔,尝试配平一道复杂的方程式,在启智的提示下,居然一次成功了。
化学的学习相对物理確实轻鬆一些,更多的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和归纳。启智的“结构化记忆”功能將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网络,而“分子可视化”则將微观世界的分子结构、化学键、反应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学习有机化学的同分异构体时,各种复杂的分子结构在陆扬脑海中旋转、变形、对比,让他对空间结构有了直观的认识。
然而,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即使是相对轻鬆的化学学习,也依然在持续消耗著陆扬的精神力。当时钟指向將近十一点半时,陆扬感到一阵强烈的困意袭来,眼前的课本似乎也开始出现重影。
“启智……匯报状態。”陆扬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
【已持续进行化学学习1小时20分钟。结构化记忆与分子可视化模块中等强度运行。精神力消耗速度为每小时3.5標准单位。累计消耗能量约4.7单位。当前总计学习时间已达4小时23分钟(含休息),总消耗能量15.9单位,剩余能量69.2单位。】
【警告:使用者精神疲劳度已达中等水平,注意力、记忆效率开始下降。建议立即停止高强度学习,进行充分休息。若继续,可能导致学习效率大幅降低,並可能对精神健康產生负面影响。】
“已经消耗了快16个单位了……”陆扬揉了揉太阳穴,启智的警告让他清醒了一些,“確实感觉有点撑不住了。效率也开始下降了,刚才记那个苯环的性质就有点吃力。”
他望了望窗外,夜更深了,远处居民楼的灯火也熄灭了大半。家里静悄悄的,大概父母真的都睡熟了。
“好吧,听你的,今晚就到这里。”陆扬合上了化学课本,虽然意犹未尽,但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精神力更是他现在最宝贵的资源,必须精打细算。
案前的灯光依旧温暖,映照著少年略显疲惫却异常明亮的眼睛。今晚的苦读,不仅让他收穫了知识上的巨大进步,更让他感受到了那份潜藏在日常琐碎下的、正在悄然变化的亲情暖意。虽然只是父亲一个短暂的驻足、一道复杂的目光,却已足够让陆扬的心中,增添了几分沉甸甸的责任与滚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