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散学钟声,未定的再会(2/2)

他知道,此刻如果他开口邀请,或者哪怕只是点点头,苏晓蔓一定会立刻拿出物理题,就在这喧闹的课间,开始一场学霸间的討论。这对於修復两人之间略显微妙的关係,甚至拉近距离,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但……不行。

他的理智,在启智那冰冷数据的支持下,迅速压制了这丝衝动。

保持距离。

专注核心目標。

避免不必要的枝节。

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铁律。

於是,陆扬迎著苏晓蔓那带著询问和期盼的目光,做了一个极其简短的回应。

他没有说话,只是抬起右手,食指轻轻敲了敲手腕上那块早已停摆的旧电子表——一个象徵时间的动作,然后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墙上的掛钟,最后,目光平静地看向苏晓蔓,微微点了点头。

整个过程,流畅而自然,没有任何多余的表示。

但苏晓蔓立刻就明白了。

他的意思是:现在时间不够,下午自习课再说。

陆扬看到,苏晓蔓的眼神先是闪过一丝讶异,似乎没想到他会用这种……近乎“指令”的方式回应,隨即,那丝讶异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瞭然。她轻轻咬了下嘴唇,然后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低声道:“好。”

说完,她便转过头去,继续收拾自己的东西,没有再看陆扬。只是她收拾文具的动作,似乎比刚才慢了一点点。

陆扬鬆了口气。

他知道自己刚才的举动可能显得有些……生硬,甚至不近人情。但他必须这样做。他需要时间来巩固刚刚吸收的知识,需要空间来规划接下来的行动。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被任何计划外的事情,尤其是潜在的情感因素所干扰。

“喂!陆扬!你想什么呢?跟你说话半天没反应!”王磊终於发现陆扬的心不在焉,不满地推了他一把,“收拾东西啊!赶紧走!饿死我了!中午食堂不知道有没有红烧肉!”

“知道了。”陆扬淡淡地应了一声,加快了收拾的速度。他將数学课本、笔记本和钢笔整齐地放进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里,拉上拉链。

“启智,”他在心底再次下令,“规划回家路线。优先选择能观察到八十年代典型城市风貌和社会生活细节的路径。標记沿途的关键观察点,特別是与前世记忆中变化较大的区域。”

【指令確认。路线规划中……结合江城市1986年地图数据及社会经济信息……已生成最优观察路线:经解放路,穿过老城区中心市场,沿江堤路……关键观察点已標记:国营第一百货商店、新兴个体户摊点群、『万元户』住宅区雏形、旧式公交站点……预计步行时间45分钟。】

“很好。”陆扬满意地点头。

“走啦走啦!磨磨蹭蹭的!”王磊已经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拎起他的书包甩在肩上,催促道,“再不走,食堂的好菜都没了!”

陆扬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那个靠窗的座位,以及座位上那个依旧低著头、不知在想些什么的倩影。

他没有再说什么,也没有再看她,转身跟著王磊,匯入了涌向教室门口的人流。

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玻璃窗,將教室里的灰尘照得纤毫毕现。空气中,喧闹声、嬉笑声、桌椅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放学后的轻鬆。

陆扬的心,却如同刚刚被启智梳理过的数学公式一样,清晰、冷静,且目標明確。

数学课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

与苏晓蔓的刻意疏离,也只是策略的一部分。

真正的挑战,从走出这间教室才刚刚开始。他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八十年代。他需要找到那些隱藏在时代浪潮中的机遇,为自己积累第一桶金,为未来的宏图霸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散学的钟声还在校园里迴荡,带著一种悠扬而自由的韵律。

而那场关於物理题的討论,被推迟到了下午。

一个未定的再会。

陆扬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一切,尽在掌控。

他隨著人流,和依旧在抱怨数学题难度的王磊一起,走出了高二(三)班的教室。

前方的走廊,人声鼎沸,充满了放学的喧囂。

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