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检修任务(1/2)

钢每年的全厂年检定在春节后上班的第三周,没有变过。

郑仲平没有找机动部副部长贾国昌要过此类任务。项目苦、脏、累,且期限紧如绞索。谁都明白,这不是香餑餑,是硬要塞进口中的荆棘。

1997年的早春,2月下旬,22日。风中携带著钢城特有的铁腥气,坚硬地刺入鼻腔。钢厂內机器轰鸣声如常,却又透著一股压抑,一场註定艰苦的全面检修战役,即將在凛冽的残冬中再次拉开帷幕。

这轮检修,机动部的通知如板上钉钉,白纸黑字:所有歷年参与钢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承担相应份额的检修任务。否则,不允许再在钢承揽工程业务。

郑仲平叼著半截捲菸,盯著那份要求支援的通知,菸灰簌簌地落在桌面上。

“郑总,这霸蛮的通知,我们全员都上去,值得吗?”手下的生產技术部副部长林勇嘀咕著。

郑仲平掐灭菸头,盯著窗外的庞大高炉群,粗糲的五官在升腾的烟雾里显得更加深刻。

“值不值得?没得商量。机动部开了口,就是命令。”他指著远处的3號高炉,“那主体任务,四天,必须拿下它!”

一个字一个字,掷地有声。

郑季平、邵力子、廖新辉没有说话,只是有力的望著老大,肖丽芷也站在旁边,她是本次检修任务的后勤保障部负责人。

3號炉停炉的瞬间,如同巨兽突然收声,空寂中积蓄著更沉重的压力。凛冽的空气扑向滚烫的炉壁,激发出更刺鼻的焦糊味。

郑仲平带著达通的人马如尖刀插入,炉膛內,残存的滚烫气流如同无形的鞭子抽打著皮肤;狭窄的人孔里,每一次进出的呼吸都变得灼热而稀薄。

他调来所有能调集的人手,总计有三百来人,其中焊工等技术类工种有六十多人,全都分成三班,夜以继日轮换扑进去抢修。

沉重的耐火砖在工人们扭曲佝僂的脊背上挪动,沾满焦黑粉尘的脸孔上,只有因极度疲倦而失去神采的眼睛偶尔转动一下。热汗混著污物流下脊背,结成一层盐霜。

还有余温烫手的穿孔漏风的炉体钢板被切割下来,立即有人戴著厚厚的帆布手套搬开,移到吊车能吊运的地方转走。几趟下来,帆布手套就穿孔了。

每一层高炉检修口,郑仲平都安排了值守人员,几台大功率鼓风机没有停歇。

机动部部长贾国昌经常在高炉脚下站著,背著手,脸色比初春的天空还要阴沉。

“三天后升温!三天!26號晚班出铁水,绝对不能等!”

这话像紧箍咒,一圈圈勒在每个参加检修的施工队人员的太阳穴上。

昨晚下了一场春雪,有六七公分厚,空气低沉,灰濛濛一遍。

压力之下,郑仲平还抽出身来,帮陷入焦头烂额状態的钢建筑公司突击完成了难度极高的布袋除尘检修——那玩意儿內部的结构和堵塞的粉尘,几乎是掏心掏肺的苦差。没谈钱,甚至没顾上喝人家一口水,达通的人扑进去就干。活儿漂亮完事,郑仲平心头鬆了一下,可这片钢铁森林深处瀰漫的铁锈和尘埃里,蛰伏著更冰冷的杀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