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接胡孜良来家里过年(1/2)

腊月二十九,除夕,郑仲平起了个大早。他站在镜子前仔细刮净胡茬,又换上新买的豆绿色毛衣——这是胡孜良前几天给他挑的,说衬他的肤色。

窗外,冬日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村组的砂石路上,给寒冷的早晨添了一丝暖意。

手机震动起来,是胡孜良发来的消息:“我收拾好了,你出发了吗?“

郑仲平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快速回覆:“十分钟到,我妈做了饺子,给你们带了一大包,热乎的。“

他拎起早已准备好的礼品袋,里面装著给胡孜良父母的两瓶瀏阳河酒、四条精白沙烟、两瓶脑白金,还有给他弟弟买的cd隨身听。红包已经备好,每个都鼓鼓囊囊——父母每人两千,弟弟八百。

郑仲平自己开著车子,驶入胡孜良家附近马路时,他远远就看见胡孜良站在地坪里。她穿著红色大衣,在灰濛濛的冬日里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外面这么冷,你不要在外面嘛。你是担心我不来了吗?“郑仲平下车,忍不住调侃。

胡孜良白了他一眼:“我才不稀罕呢。你不来了,刚好我就攒下那几万彩礼了。”

她凑近闻了闻,“你喷香水了?“

郑仲平耳根一热:“就...隨便喷了点。“

胡孜良笑著捏了捏他的脸:“紧张什么,我又没说什么啊。”

今天,郑仲平是过来给丈人拜节,接胡孜良去自己家里过年。两人已经订婚,按照当地风俗,他们可以住在一起,村里也没人会说閒话,毕竟二十四岁的郑仲平和二十二岁的胡孜良在乡亲们眼里就是该成家了。没订婚,两人只是谈爱,男方过年过节也会去邀请女方到家里过年过节,但这时女方不会去;订了婚,男方再去接女方过年过节,女方就应该去,如果不去男方家,邻居们会以为女方不同意婚事,说三道四的话不好听。

胡孜良帮他提著东西进屋,郑仲平给岳父岳母问好,递上红包,坐下来说了一会话,就跟他们说想要胡孜良去他们家过年。

岳父母可定要同意,只是眼角有一丝丝不舍,第一次,这么大的闺女不再家里过年,以后也只会初二回娘家拜年了。再不舍,也只能放手,毕竟女儿大了,会有自己的新家,自己的生活。

车子驶上乡间公路,胡孜良打开保温杯,热气腾腾的饺子香气立刻充满了车厢。

“慢点开,“她咬了一口,兹兹有味地咀嚼。

郑仲平点点头,打开了收音机。春节特別节目正在播放《恭喜发財》,欢快的旋律让车內的气氛更加轻鬆。

“对了,“胡孜良突然说,“初二去我家,你跟你妈们说好了吗?“

“我订婚了,去丈老子家拜年,这也是规矩。本来我妈说她带著季平和燕飞去就可以,我说一起去。所以我跟我妈说了,初四再去外公外婆家拜年。“郑仲平握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大舅可能有点不高兴,说哪有女儿初二不去给父母拜年的。“

胡孜良皱起眉头:“那怎么办?“

“没事,“郑仲平打断她,“我跟大舅解释了,他们自己初二也要去丈人家,最后同意了。每次初二去,舅妈们都回了娘家,都是我妈做饭,走亲戚也没有空閒。“

胡孜良鬆了口气,伸手捏了捏郑仲平的肩膀:“只是委屈妈了。“

“这有什么委屈的,“郑仲平笑道,“以后都是一家人了,我妈还乐得初四去,可以板板眼眼地坐著吃饭呢,哈哈。“

“哪有你这么说的,她只是顺著我们罢了。”胡孜良轻声嗔怪道。

车子进入村里。道路两旁能看到的人家,都在上午掛满了红灯笼,大门口贴著崭新的春联,几个小孩在路边放鞭炮,“啪“的一声响后咯咯笑著跑开。

年味已经很浓了。

车子刚停稳,田玉珠就从屋里迎了出来。

“孜良来啦!“她热情地拉住胡孜良的手,“冷不冷?饿不饿?我燉了鸡汤,还热著呢,很快就可以吃。“

胡孜良甜甜地叫了声“阿姨“,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给您带了条丝巾,听说今年特別流行这个色。“

田玉珠笑得合不拢嘴,连连说“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郑仲平站在一旁,看著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亲热地寒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郑季平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见他们进来,才点了点头:“嫂子,来了。“

胡孜良清热地叫了声“季平“,递上一件小礼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