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集资(1/2)

回到钢,郑仲平根据与庞翔的交流所得启示,按照年產两千套防盗报警装置的规模,及接受其他电子產品外委代工等,小作坊式加工厂按五十人的规模,估算前期投资需要十五万元。

工业区办公室主任是郑仲平初中老师栗仲文,他首先找到栗老师,想要找工业区的办公室主任,在工业区租一间两百平米的厂房,把加工厂办在工业区,享受税费优惠。

栗老师听了郑重文办电子厂的想法,就把他领到园区章主任办公室。

栗仲文向章主任介绍郑仲平:“章主任,这位是郑老板,现在夏湾办了一家装修店。他过来找您,想向您匯报办电子加工厂的设想。”

章主任走到待客区,示意郑仲平坐。

郑仲平规矩地喊了一声“章主任,您好”,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坐下。

栗仲文给郑仲平泡了一杯茶,並把章主任的茶杯端过来摆好,就退出了办公室。

工业区架子搭起来了,但企业还是原来办的那些比如洗煤、耐火材料等传统型企业,客户主要面向钢。

章主任听到郑仲平要办电子厂,这可是一个新兴產业,主要厂子都在南方沿海地区,所以还是兴致很高。

“郑总,你很年轻呀。”章主任打开话题。

现在流行喊某某总,“老总”开始满天飞,不管你做多大的生意,都这么喊。

“章主任,我也不年轻了,在老家,同龄人都有满地跑的小孩了。”郑仲平在外面总是想装得很老成,穿著都特意中年化一点,毕竟钢这边许多公司老总都是比较大龄大一点的中老年人,他们不喜欢嘴上无毛的小年轻。

章主任笑笑,“郑总,你谈谈你这电子厂的方案。”

郑仲平理了一下思路,缓缓而道:“章主任,我的厂子主要生產防盗报警器,预计年產量两千套,產值三十万元,另外还接受来料外委加工,预计產值四十万元,一年的总產值约七十万元,利税十五万元。”

五十人的加工型厂子,规模不大,简直是小作坊,但对工业区来说,聊胜於无。现在工业区的厂子,大多数员工也只有几十人,相对来说,还可以。

章主任於是说道:“郑总这厂子不算有规模,也就是个小作坊。但我们工业区也確实缺乏电子產品这样新型的產业,你能够来这里办电子厂,刚好可以帮我们填补一下空白,我们也可以扩展一条思路。呵呵,郑总,说不定你会成了我们工业区新兴產业的拋砖引玉者,也许,不久的將来,你就发展成了几千人的大厂,像沿海那些电子厂一样。我个人是大力支持你来工业区投资兴业,该有的优惠政策,都会给你配套,你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