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户口(1/2)

转眼就是1995年3月。

郑仲平跟建筑公司两个施工员在彭楚华的如意酒家吃晚饭。

没有其他生意,郑中华就邀请彭楚华进来一起喝酒,大家都认识,多一个人喝酒,氛围才热烈。

席间,彭楚华对郑仲平说道:“你知道吗?现在有些地方放开了商品粮户口的迁移管理要求,只要缴纳一笔城市增容费,就可以变为城市居民户口。”

郑仲平听后,心里有点变动,他一直有一个跳出农门不种田地的梦。於是问道:“楚哥,是真的吗?你在哪里看到的。”

今晚请的人里有邓卫华。

他也点头说:“彭老板说的是真的。厂里现在也有这个政策,说半边户可以办理一个非农户口,叫什么来著,哦,蓝印户口,也就是当地的自理户口。现在厂里许多但凡有些积蓄的半边户都买了,有些人为了子女就业,借钱也在买。”

郑仲平还是有不解:“只是一个户口的钱,能够分配工作,还好说。如果买了,又没有工作安排,不就掛起了呀。多少钱一个呀。”

“厂里是四千,不包工作安排,有岗位时,优先考虑半边户子女。”邓卫华回道。

“那我们也没有资格买,买了了没用。”郑仲平失意地说。

彭楚华出去那会一张报纸,给郑仲平:“我不是说钢,我是说的皋西工业区。你看看这则gg就知道了。”

郑仲平仔细看了,原来是皋西工业区为了吸引大中专毕业生,由区里出台了特办户口的人才招聘政策。一看费用,户口增容费三千五,工作调配费二千八。

“楚哥,你想去办吗?”郑仲平问。

“是呀,小孩子都要读书,在这边没有城区户口,很不方便。所以我家四口都去办一个,工作就不需要他们安排。”彭楚华无奈第讲,没办法,子女要读书,在城区还是资源优质一些。

郑仲平说:“我哦刚好读了大专,店子也请了人看著,平常给我弟弟打理,工作也在工业区,我每天也能够抽时间管理。我乾脆户口工作一起办,不然读了大专文凭也白了。”

三人觉得也不是不行,厂里上班的,也有人在外面做生意,无非请人。

“楚哥,你哪天去办?”郑仲平被勾起了兴趣,问。

彭楚华说道:“我晚上回去把高中毕业证拿过来,准备明天就去工业区办好。”

“那好,我也明天去办。”

钢日报上登载的gg还是很诱惑人。上面写道:“招聘人才享受世居户待遇,分配在集体企业工作,免费安排培训,可以在园区购地建房,特別优秀者,以后可以招干。”

第二天,郑仲平从建设银行取了七千元,骑著单车往工业区。

这段时间,郑仲平感觉体重增加了,骑车有点喘气。他想,咬咬牙,去买台六千多的摩托算了,出去也有面子。

工业区办公楼只是一栋一层的平方,院子里站了许多人。

郑仲平把车子停在单车棚里,锁好,拿著资料走到登记办理的办公室外面。

一间大办公室里摆了几张桌子。公安局、粮食局、劳动局等单位现场办公,资料由工业区的人负责。

轮到郑仲平,他才看清主管是自己的初中语文老师栗仲文。

“栗老师,你好!什么时候到工业区上班了啊?”

栗仲文认出是郑仲平,笑著回答:“郑仲平,你也来应聘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