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学徒(1/2)

所有中小学都开课了,李子树也將要踏上去省城大学报到的旅程,但还是没有等来郑仲平的电话。

她决定去一趟郑仲平家,看看这个可恶的傢伙到底是则么想的。

她不好意思一个人去,就邀上康靖贤一同前往。

辗转两次车,才来到郑仲平家所在的镇上,有打听到他家的村落,走了六里地,才赶到郑仲平家。

他们走到地坪里,见到一位四十余岁的妇人在晒穀子,就礼貌地问道:“阿姨,这是郑仲平家吗?”

田玉珠抬头看到一男一女两位学生样的小青年,就客气的回答:“是呀,我是他妈。你们两个是...?”

康靖贤忙回道:“阿姨,我们是仲平的高中同学。”

田玉珠听了,忙放下木耙子,招呼两人:“哦,是仲平同学呀,快进屋去,外面太阳太辣。”

她一个人在家,给两位递了茶,招呼他们坐下,又问:“你们找他有事?”

李子树把茶杯放下,紧张地说道:“我们来看看他,本来讲好了,他还要去復读一年,一直没看到他跟我们联繫,所以来看看,问问情况。”

康靖贤也点头,表示是这么个意思。

田玉珠把垂在额头有些湿润的头髮往耳后捋了下,才伤感地说道:“我也劝了他再復读一年,哪怕我在家背犁,也想把他送出去。可他就是个犟驴,说要给我减轻负担,供弟弟妹妹好好读书。嗯,他爸去了,家里缺了顶樑柱,我也没有办法,就隨他了。”

说著,就落下了泪水。

李子树也跟著眼里含了泪珠,忙把手帕递给田玉珠,“阿姨您別伤心了。”

康靖贤赶忙到了一杯水,递给田玉珠,“阿姨,都过去了,相信仲平可以帮您挑起家里的重担,你自己宽慰些。来,您喝口水。”

田玉珠看著眼前两位很有礼貌的后生小姑娘,心里不禁就放宽了不少,“谢谢你们!”

李子树四处望了望,问道:“阿姨,郑仲平,他人呢,怎么没看到。”

“他呀,去钢了,他表哥在那里开了一家装修店,刚好需要人手,他就过去了,在学徒,说是学著刮涂料。”田玉珠探了一口气。

她相信自己儿子,如果再读一年,肯定可以考上大学。可是世事弄人,没办法了。当然,如果他知道龙老师让自己家可以欠著学费,面前这位女孩子还可以支助儿子生活费,那她就是绑,也要把儿子绑到学校去读书。

儿子跟她讲:“自己再去读,可能也不会有进步;家里经济是这样,他是长子,得负责;自己眼看著十九了,復读了一届,再去復读,说起来也没面子,还是攒钱是正路,条条大路通罗马。”

就这样,百般无奈之下,她也就依了儿子的话。

听到郑仲平已经外出打工,李子树心中气愤是真的难平。她是一个容易表露在脸上的女孩,气鼓鼓地说:“他怎么可以这样呢,出尔反尔。”

田玉珠看著李子树,心里奇怪,还有这样的同学,这么关心儿子的学习。她是过来人,很快就想到另一层面:这女孩子是不是喜欢自家儿子呢?

不到黄河心不死。

李子树没有听田玉珠的,留下来吃中饭,而是火急火燎地说要去钢找到郑仲平,跟康靖贤一起把他帮去县里。

康靖贤只能摇头,內心又发笑。他笑李子树太痴情,太固执,但他也为郑仲平遇到这样的女同学而高兴。他这是心中又嘆息:nnd,我怎么就遇不到呢。

田玉珠见留不住两人,只好告诉了郑仲平在钢落脚的详细地址,硬塞给他们几个煮鸡蛋和黄瓜,让他们在路上吃,別饿著,伤胃。

田玉珠不知道她自己的这些行为,更坚定了李子树对儿子的信心。

钢离郑仲平家有二十余里地,只能走路或骑自行车去,自行车是没有的,那就只能走路了。

多年以后,康靖贤对郑仲平和李子树说:“你们两个从来没有感谢我,给你们当了那么多次灯泡。”

又是紧赶慢赶,了快两个小时才找到郑仲平表哥的装修店。也幸亏郑仲平妈妈塞给的食物,两个人才没有饿著肚子赶路。

两人走进店里,一名约三十岁的女子走过来,笑著问道:“你们要买么子?”

“大姐,我们不买,我们是来找郑仲平的,是他同学。”李子树礼貌地回道。

“哦,找他又么子事呢?”店里的女子问道,听是表弟的同学,她作为表嫂,还是要客气的。

“我们想问问他,为什么答应我了,却又不来復读。”李子树有点气恼。

女子见了,也好生奇怪,这女孩子怎么了,你们只是同学,他不读书了,你最多感觉可惜,气恼什么呢?她不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