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又名落孙山(1/2)

1992年8月20日,上午10点30分。

郑仲平大清早搭镇里到县里的唯一一班立山车,紧赶慢赶,还是按约定,到了学校操场上。

其他五个人已经坐在树荫下等著。

高考前,班主任老师就告诉了大家,等成绩出来后,大家来学校老师家里统一领取录取通知书。不管考没考上,同学们都要来,没有考上的,刚好可以跟老师商量商量,怎么上復读班,爭取来年再战,跳出农门。再不然,也见一面。

“喂,你们看了成绩吗?哪所学校录取了?”郑仲平故意装得轻鬆地说道,虽然上个月才失去父亲,现在也不知道到底考了多少分,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啊。他也不知道同学们的成绩,也怕挑动了大伙脆弱的神经。

李子树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草,说道:“刚刚陈捷忠在老师那里看到了,他抄了大家的成绩过来。”

陈捷忠把抄有高考成绩的纸递给郑仲平,“仲平同学,你自己看吧,但不要太难过。”

郑仲平听了,就知道自己又落榜了。今年是復读,如果没考上,就面临打工和復读的两难选择。回家当农民,外出打工,这不是自己的理想;但復读,家里经济条件更差了,根本没钱供自己,弟弟妹妹还要读书,母亲守著那几亩地,养著几头猪,没多少收入,供应不了三个小孩上学。自己是长子,理应分担家庭的经济负担。

总要面对!

郑仲平拿起纸张,上面有六个人的成绩和录取分数线。看著六个人的成绩,自己比中专的分数线低了四分,而童智文的成绩比自己低了十六分,其他四人都上了大专线,尤其是陈捷忠和康靖贤,两人上了重本。

童智文走过来拍了拍郑仲平的肩膀,自我安慰:“我知道你家情况,乾脆,我们去深镇打工吧。”

郑仲平点点头,“要得!”

康靖贤劝道:“我还是建议你们再復读一年,我可以帮你们好好捋捋知识点,明年一定可以考上。”

“我肯定不是读书的料,莫浪费家里的钱和粮食。”童智文摇著手,笑道,满脸的不以为意,可能他確实不想读了。

郑仲平內心是纠结的,如果再復读,又考不上,那就无顏面对家里辛劳的母亲了。

“我想,我也不读了。你们也知道我父亲过世了,家里只有母亲顶著,我回家帮著出分力,让母亲少受点苦吧。”

陈捷忠把眼镜往上面推了推,说道:“你们俩都再復读一年吧,別以后又来后悔。读了大学,分了工作,那时候家里就会过得好一些的吧。你们千万別放弃啊。”

童智文表態,坚决不復读了,回家去当新时代的农民,自力更生,修补地球,他笑道:“苟富贵,无相忘。你们以后发达了,记得提挈提挈我呀。”

大家就不再劝他。

李子树走到郑仲平身边,“仲平,你还是復读一届吧,这么几分,加加夜班,就隨便可以超过了。我知道你家难,但假如你今年考上了,家里也是要想办法供你上大学读的呀,你就当迟上了一年嘛。”

“我是担心还是没考上,怎么交代,那是给家里雪上加霜。”郑仲平无奈的说,信心也不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