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贾府目標转移,薛虹(2/2)

出身勛贵头子贾府,太上皇铁桿狗腿子,和隆庆帝对著干。

进宫后还被甄太妃收走了,四捨五入等於收到了太上皇麾下。

结果现在又放出来了,还混坤寧宫里去了,你tm要臥几个底呀?

三百六十宫,宫宫有你贾元春唄?

隆庆帝只是深深的看了贾元春一眼后,没有任何表情便移开了目光。

待到桌子同笔墨纸砚到后,夏守忠立刻上前研墨。

隆庆帝银鉤铁画的大字跃然於纸上。

弓承君子风,明昭发宇外。

丹青尤记事,苍生均以赖。

寥寥几笔,短短四句,既包含著对薛虹的肯定,更承载著隆庆帝对薛虹的期望。

以君子之性化天子之弓,在未来扬大明昭昭之德於海外。

令千户丹青记载下这佳话,传颂下去。

护土开疆,天下的百姓得之庇护赖以生存!

四句话对薛虹的评价和期望跃然於纸上!

这一刻,就连尹皇后都觉得这赏赐……貌似重了些。

尹皇后轻声笑道:“陛下,这孩子才二十岁,你便压上这样的期望,未免重了些吧?”

隆庆帝笑的极其自信,將手中的毛笔放下:“谁叫朕的帝弓就只有二十岁呢?年纪小不是问题,冠军不也是未及双十便立下不世之功吗?

朕既然要行非常之事,就要敢用非常之人!”

而一旁的贾元春更是垂著头,心头狂跳。

她虽身处宫中,却並不是对外面事一点也不知道的。

薛虹考中探,还和自己的姑父是师徒,成为了一门双探的佳话,这些贾元春也知道。

只不过一开始她虽然羡慕,幻想著未来她的弟弟宝玉有朝一日也能金榜题名,可说到底並没有太过在意。

毕竟探虽清贵,但也不是多么稀缺的东西,三年一位,这满朝中就有十几位状元探在。

可今天的消息確確实实令贾元春震惊。

听著皇帝的意思,未来林姑父大概率是要入京任职重用,大概率要入阁的。

还有那位薛虹,在此之前贾元春从未想过有人能在弱冠的年纪得到皇上这样的称讚!

话里话外之意无外乎在明说,朕死之后,大明朝的顶樑柱,太子登基的良臣还是这位薛虹!

这算什么?皇帝还活的好好的,就把託孤重臣定好了一个?还是个比太子还小的託孤重臣??

贾元春太心动了,这样的人要是能像林姑父一样被收入贾家……

薛虹一个人,就可以保家族百年的安稳!

別看这群勛贵骂文臣一个比一个狠,可实际上他们比谁都羡慕!他们也不是傻子,明白自己的存在是新帝的绊脚石,如果不能转型,哪怕熬过了隆庆帝,后面也会迟早被清算的。

薛虹一身的才华,还有著一门双探的光环,把他收进贾府,那未来贾府的年轻一脉也就有希望了。

贾元春將薛虹的事暗自记下,想著以后祖母进宫的时候將此事分说一番。

这样的人物,可千万不能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