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合同敲定及导演確定(1/2)

与麦可·艾斯纳的那场会面,如同一把金色的钥匙,为里昂打开了通往迪士尼这座梦幻王国最深处的宝库之门。

然而,通往王座的道路从来都不是铺满鲜,而是由无数繁琐的合同条款、艰难的谈判和精確到小数点后两位的预算核算铺就。

隨著艾斯纳的首肯,里昂瞬间从一位寻求投资的电影人,切换到了项目总操盘手的角色。

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公主日记》一个项目,更有《雪地狂奔》和《怪物公司》这两份分量极重的“投名状”,

这让他在与迪士尼的后续谈判中,无形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

迪士尼方面,尤其是艾斯纳亲自关照过的团队,也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和配合度。

但商业归商业,利益划分是永恆的核心。

谈判桌上,硝烟瀰漫。

里昂带著他的经纪人格雷格以及聘请的顶尖律师团,与华特迪士尼影业派出的、以精明和难缠著称的商业谈判团队展开了拉锯战。

最大的分歧点,果然如里昂所料,出现在了分红方式上。

迪士尼团队的首席谈判代表,一位戴著金丝眼镜、头髮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推了推眼镜,拋出了好莱坞大製片厂最惯用的“陷阱”:

“唐纳森先生,您的才华我们毫不怀疑。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我们愿意在净利润分红上给予您一个非常优厚的比例,甚至可以达到惊人的15%。这远高於行业標准。”

格雷格刚想开口,里昂轻轻抬手制止了他。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平静却带著一种看透一切的锐利,直视著对方:

“先生,我们都清楚『好莱坞会计』意味著什么。”

“一部全球票房数亿美元的电影,最终在报表上显示巨额亏损,这种“奇蹟”我只在製片厂的帐本上见过。”

他顿了顿,语气不容置疑:

“净利润分成?那只是一个画在纸上的大饼。”

“我的要求很简单,也很明確:毛利润分成。比例我们可以谈,但基础必须是毛利润。”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迪士尼的几位代表交换了一下眼神,脸色都有些微妙。

他们没想到这个以拍恐怖片起家的年轻人,对好莱坞最深层、最阴暗的游戏规则如此门清,而且態度如此强硬。

“唐纳森先生,毛利润分成,这几乎没有先例,尤其是对於您这样首次担任製片人的电影人来说,风险太高了……”

对方试图辩解。

“我的项目,我来掌控风险。”里昂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

“《公主日记》的预算我会严格控制,我只要2600万美元预算,这足以证明我不是来挥霍迪士尼的钱的。”

“我本人通过我的公司『唐纳森影业』真金白银投入260万,占10%。”

“我与项目深度绑定,自然会竭尽全力確保它的成功和成本可控。”

“我要的,只是一个公平分享成功果实的权利,而不是一个被会计魔术变没了的幻影。”

接下来的几天,双方就分成的具体百分比展开了艰苦的拉锯。

里昂一方据理力爭,反覆强调项目潜力、自身投入以及另外两个项目带来的额外价值。

迪士尼则步步为营,试图压低比例。

最终,在麦可·艾斯纳某种程度的“关照”下,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了一项在好莱坞堪称破例的协议:

投资与占比:项目总预算严格控制在2600万美元。里昂的“唐纳森影业”投资260万美元,占比10%。

里昂的分成:里昂作为编剧、製片人及主演,將享有全球票房毛利润的5%作为分成,基於票房收入计算,而非经过各种“成本”扣除后的净利润。

这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条件,意味著只要电影开始赚钱,里昂就能立刻分得一杯羹。

一、里昂拥有组建核心团队:导演、主演、摄影、美术等的最终决定权,

华特迪士尼影业提供一切必要的协助与支持,但不得无故干涉。

二、里昂全权掌控剧组日常运营和创意方向,但迪士尼有权派遣专业的审计人员进驻剧组,

严格监督预算执行和成本控制,確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里昂拥有最终剪辑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