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我看你不是睡得挺香的嘛(2/2)
“明天再说。”赵东海翻了个身。
赵瑾年没走,又推了推赵东海的脸,“不行,现在就说。”
赵东海火气上来了,“兔崽子,赶紧滚,老子明天还有两个很重要的会要开。”
“那酒厂的事儿?”
“我考虑考虑。”
“那行,你继续睡吧,我不打扰了。”赵瑾年嘿嘿一笑,顺带把门带上。
第二天赵东海黑著脸叫来了赵瑾年,他经过一晚上的深思熟虑,决定拿下那家酒厂,他其实有多方面的考虑,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让赵瑾年练练手,让他深刻了解一下钱不是那么好赚的,好让赵瑾年知难而退。
“收购酒厂可以,但我们要约法三章,等这笔钱亏完了,你小子就给老子老实点,这钱当我借你的,算你欠我的,哪天干倒闭了,就来我的公司给老子上班还债!”
赵瑾年嘻嘻哈哈的答应,至於赵东海说的什么还债,直接被他拋到九天云外去了。
我就不还咋滴?你还能饿死我这个儿子不成?
上午,郑叔开车,带赵瑾年去云县,去沁缘酒厂所在的厂区进行实地考察,並且和沁缘酒厂的老板娘协商。
这个沁缘酒厂,原先不是搞果酒的,而是生產果汁的,早些年有个台北老板来回到云县祭祖,荣归故里后,就在本地创办企业,因为云县很多乡镇,都大范围种植水果,例如樱桃、橘子、獼猴桃、桃子、李子、枇杷等,他就起了心思,依靠本地水果价格低廉的有利条件,开了家饮料厂。
但是饮料这个行业,不知名的小品牌太多了,竞爭太过激烈,利润也不高,后来就转行做起了果酒。
一开始,因为新颖,许多ktv都引进,订单源源不断,生意还挺红火,后来经济下行,加上这种果酒成本高,价格贵,逐渐就不火了,到现在更是一蹶不振。
勉强在沿海地区有些订单能维持厂子的日常运转。
老板娘是个四十来岁的女人,脸色憔悴,据说她之所以要卖掉这个厂子,是因为老公跟著小姨子卷钱跑路去了美国,留下他们孤儿寡母的,给她留下了一屁股债,她经营了一年,生意萧条,只好忍痛卖掉。
赵瑾年和郑叔在老板娘的陪同下,参观了这家酒厂。
厂区里一片萧条的景象、
生產车间里只有百来號人在忙著。
许多大型的发酵罐、蒸馏设备和储酒罐都是新的,估计没用两年。
赵瑾年详细参观了整个生產车间,以及灌装流水线、过滤设备、杀菌设备等,非常满意。
“这个厂子的规模,一年能生產多少酒水?”赵瑾年问。
老板娘笑笑:“我们厂子生產的果酒类型多,到3月收购樱桃,4月收桑葚,5月收枇杷,7月收桃子,9月收獼猴桃,11月收橘子,酿出来的果酒品类丰富。考虑到有些產品工艺复杂,发酵周期长,產量可能会有所降低。”
“倘若一年24小时运转不停的生產,保守估计能酿1.2到1.8万吨,前提是有那么多订单。”
因为,这家厂子並非是每个月都开足马力在生產,因为没有那么多订单。
赵瑾年和郑叔在老板娘的陪同下,参观了足足两个小时,赵瑾年非常满意。
说白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订单问题,没有订单,或者说订单太少,继续推广。
拿樱桃举例,云县有个乡镇专门种植樱桃,如果是私人进园採摘,三元一斤,樱桃这个东西不保鲜,往往今天採摘,第二天如果吃不完,就有些发软了,第三天就开始可能发酵了。
所以这些樱桃,几乎都是以八毛到一块的价格,被送到沁缘酒厂加工,而成本八毛一块一斤的樱桃,可以酿7两左右的果酒。
一斤果酒,如果是装配好的,零售价是15元。
当然,赵瑾年既然选择开厂,那就很难卖出零售价,他从老板娘口中得知,往往半斤装/一斤装/两斤装/三斤装/五斤装的樱桃酒,批发价大概在3、5、10、15、25元,那扣除人力物力成本,其实利润並不多,何况,果酒產业订单哪怕在全国市场里都太少了。
批发价3元的半斤装樱桃酒,送去超市,零售价就得9.9元,送去ktv,就得15元,这找谁说理去?
年轻人喝啤酒,中年人喝白酒,谁喝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