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报名【求月票求推荐票】(1/2)

“那可不!”陈志文笑著肯定道,“不光手把手教你咋把这拖拉机摆弄走,还教你怎么伺候它呢!机器闹点小毛病,自己就能拾掇,不用求人。”

二大爷一听,“这是好事啊!啥时候去报名?我让他跟你们哥俩一块儿去!”

“明天一早就去县一中报名。”陈志文接著话茬说,“那您明天早上就让志远直接到我家来,我们三一块儿出发。”

“成!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一早,陈志文照例先去地里转悠了一圈,查看完庄稼的长势才回家吃早饭。刚端起碗没一会儿,陈志远就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老婶儿!”陈志远一进屋,先规规矩矩地跟王美兰打了声招呼,转头就迫不及待地凑到陈志文跟前,“大哥,咱啥时候动身去县里啊?”

“急啥?”陈志文不紧不慢地扒拉著碗里的小米粥,“咋的也得等我把这口饭吃完啊。你吃了没?没吃在这儿吃点儿?”

“吃过了吃过了。”陈志远嘴上应著,人却在屋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明显的心急火燎,一刻也等不及了。

陈志文瞧他那副坐立不安的模样,觉得好笑,开口解释道:“看你急的!就算咱今天去了就把名报上、把钱交了,也得明天才正式上课呢!”

“嘿嘿,”陈志远不好意思地挠头傻笑了两声,这才说出心里话,

“我每回瞅见咱屯子拖拉机手开著大傢伙『突突突』过去,心里就痒痒得不行,老琢磨著要是坐上面的是我该多带劲!真没想到,如今我也有机会去学这个了!”

他这话说得倒是没掺假,上一世陈志远就格外痴迷这些机械车辆啥的,后来索性地都不种了,自家养了好几台农机,专门给人耕、种、收,没事还都自己修理,成了有名的农机专业户。

后来,无人机打农药兴起时,陈志远又是最早一批琢磨上这东西的,说到底,他就是骨子里真爱捅咕这些玩意。

吃完了饭,哥仨在屋里抽了根烟歇了口气。陈志远就在一旁一个劲儿地催促:“大哥,咱走吧!”

在他连声的催促下,三人终於出了屋。

陈志文把倒骑驴从院里推出来,本想著路上三个人轮换著蹬车,毕竟载著两个大小伙子也不轻省。

可谁成想,陈志远二话不说,一个箭步就抢先把住了车把,一屁股坐在车座上蹬了起来。这一路上,他愣是没换別人,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到了县城,三人目標明確,二话没说,蹬著车就直奔县一中。

这时的县一中远不如后来气派,只有几排红砖平房矗立在院子里,窗框上的蓝漆有些已经剥落。到了数九寒天,教室里取暖全靠的煤炉子。

到了一中门口,陈志文两辈子加起来也是头一回来这地方,不由得好奇地多打量了几眼。

门卫室里一位老大爷早就瞅见这三个不像学生的大小伙子在门口探头探脑,顿时心生警惕,推开小窗冲他们喊道:“哎!你们几个!干啥的?有事没事?別在这瞎转悠!”

陈志文赶紧上前,赔著笑从兜里掏出烟递过去一根:“大爷,您好!我们想打听个事儿,夜校是在这儿报名不?”

大爷一听是报名夜校的,脸色缓和了下来,接过烟。陈志文立马又划著名火柴给点上了。

“嗯,是这儿报名,”大爷嘬了一口烟,朝院里扬了扬下巴,“就最前头那一排红砖房,进去左手边第二个门,门口贴著纸呢。”

“好嘞,谢谢您啊大爷!”陈志文道了谢,赶忙招呼两个弟弟骑上倒骑驴进了学校。

陈志文领著两个弟弟,找到了门上钉著教务处木牌的办公室。他抬手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请进。”

陈志文赶忙上前一步,“老师您好,我们是看到招生海报,想来报名参加夜校学习的。”

老先生放下笔,脸上露出笑容:“好啊,欢迎。想报什么班?我们这有文化扫盲班、农业技术班,还有新开的拖拉机和柴油机维修班。”他说著,从抽屉里拿出几张油印的登记表。

“老师,我报会计班。”陈志文先开口,隨后指了指身后的两人,“他俩都报拖拉机和柴油机维修班。”

“行,先把这张表填一下。”老先生递过表格,又拿出一个厚厚的本子,“学费每人每学期五块钱。”

陈志文接过表格,填写起来。志武和志远也凑过来,小声地討论著怎么填。填好后,陈志文从內兜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十五块钱,放在桌上。

老先生点清钱数,拉开抽屉,取出一本收据,用钢笔工整地写下金额、姓名,盖好章,撕下联页分別递给他们,接著又取出几张油印的《课本清单》,

“明晚七点,准时开课。课本照著这个单子,自己去新华书店买。笔记本和笔也提前备好,上课要用。”

他抬手指了指窗外:“会计班就在这排房东头第二间。拖拉机和柴油机维修班实践多,上课地点设在县农机站院里,到时候別走错。”

“哎,都记住了,谢谢老师!”三人连声道谢。

走出教务处,陈志远兴奋地拳头一挥:“太好了!明天就能学开拖拉机了!”

三人骑著倒骑驴驶出校门,陈志文没忘在路过门房时剎住车,又给门卫大爷敬了根烟,客套两句才离开,他们接著便直奔县城中心的新华书店。

以后还要过来上课,总要和门卫大爷打好关係的。

那时的书店门脸不大,绿漆门,玻璃柜檯擦得鋥亮。里头书架是深木色的,分门別类插著各种图书,墙上掛著红色標语。一进门,一股油墨和旧纸张特有的味道便扑面而来。

陈志文走到柜檯前,掏出那张油印的书单递给店员:“同志,麻烦您,我们照这个单子拿夜校的课本。”

一位戴著套袖的女店员接过单子看了看,转身走向后排书架。她利落地抽出几本书,又蹲下从柜檯底下拿出两本略厚的。

“会计班的,《农村生產队会计》、《珠算口诀与实务》,一共一块二。”她把两本封面简洁的书放在柜檯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