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订购农具【求月票求推荐票】(1/2)

这个年代有个手艺就是吃香,这两个的日子就过得比以前他好多了,全凭他们的爸爸有门手艺。

不过这个时候想要学个手艺,讲究的是三年学艺,两年报恩,里外里五年就过去了,之前他爹在世的时候就打算让他去学个手艺,以他以前的性子哪里肯。

而且老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找个师傅不沾亲不带故的,谁能保证师傅不留几手,最后学出来个二把刀还不如不学。

第二天一大早,陈志文就骑著倒骑驴去了镇子,镇子离吉利屯倒是不远,也就三里地,平时走路也就15分钟左右。

铁匠铺在响水河子镇的后街,等陈志文到了铁匠铺的时候,铁匠铺里面正叮噹作响,烟雾繚绕。

铺子里,李铁柱的父亲李良玉一手用铁钳夹著一块烧得通红的锄头坯,另一手拎著把小榔头,一边指点一边轻敲著位置。

旁边的李铁柱则抡著大铁锤,跟著他爹的吆喝,有节奏地重重砸下去,每落一锤,火星子就四溅开来。

陈志文没急著出声,靠在门边点了根烟,静静看他们干活。李铁柱一抬头瞧见他,咧嘴笑了笑,手里的活儿却没停。

等过了一会,李良玉拿著铁钳將通红的锄头放进了边上装了半下子水的餵得罗里面,隨著“刺啦”的一声,铁桶中冒出阵阵白烟,这一把锄头算是打造完成了。

餵得罗在东北话里面指的就是桶的意思,这是一个音译词,源自俄语вeдpo(读音类似 vedro),意思是“水桶”。

爷俩这才解了围裙,拿起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一把满脸的汗。陈志文掏出烟一人递过去一个,他又划著名火柴要给李良玉点,李良玉却摆摆手,顺手拿铁钳从炉子里夹出一小块红彤彤的煤球,凑上去把烟点著了。

“文哥,你咋来了?”李铁柱抽了一口烟,问道。

陈志文和李铁柱同岁,但他生日在五月,李铁柱在十月,比他小五个月,所以从小李铁柱就习惯叫他文哥。

陈志文还没答话,一旁的李良玉先开口了:“听说你们屯地分完了?你们家分了多少地啊。”

“嗯吶,才分完没两天,我们家分了一晌地,我这不就想著来添几件农具。”

李良玉在一旁听了点点头,“是得置办。”他说完,很识趣地拎起茶缸子,摆摆手,“你们小哥俩聊,我上门口透透气。”说著就踱出了铺子。

李铁柱引著陈志文走到堆著料子的墙角:“文哥,你想打点啥?心里有谱没?”

陈志文显然早有打算,掰著手指头数道:“我这现在需要五把锄头,再打五把镰刀,铁锹也需要五个。”

李铁柱一听这数量,眼睛都亮了几分:“文哥,你这可是大手笔啊!你这一下子置办这么多,看来分的地不少?”

“分了一垧地,家里也没几件农具。”陈志文解释道。

李铁柱拿起一根粉笔,在旁边的木板上记下数目:“五把锄头,五把加钢镰刀,五把加宽铁锹。文哥,你这单子不小,我得用好料,工钱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