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那年我20(2/2)
“诸位领导,前辈老师都总结的很到位,但有一点我必须要澄清一下,我没有骂人宣传,那都是以胡导为首的几位老资歷拉帮结伙的人,先不分青红皂白抨击我和我的电影,我是给予的回应,这是意外......”
台下都报以笑声,有认识胡导李导的人都摇头暗骂俩人蠢货,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次日当华夏电影报和文化官媒报纸报导后,王星海的名字,就成了很多家长嘴里別人家的孩子。
连老家大王庄,念过的小学初中高中,都被各方记者媒体去了很多次,很多村民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还有同学老师有幸被採访,在镜头里评价爆料著王星海自小到大的各种值得一提或不一样的糗事。
王星海的父母,王继宇和时红英更是被重点採访对象。
继电影女主角顏丹宸爆火后,这次研討会让拍电影的导演王星海也火遍全国了。
一部50万成本的电影,创造了位年仅20岁的千万富翁。
消息一经报导,让很多想投资的老板企业关注到了电影行业的高回报率。
韩三屏在办公室翻著报纸考虑这次要不要投王星海。
但他那剧本太费脑子还偏文艺,现在国內需要的不是文艺片,而是吸引观眾看的商业片,剧情片,大片,繁荣电影市场。
当他考虑的时候,已经有製片厂找上王星海寻求合作了。
京城某饭店包间,佟岗指著西影厂长张培明问王星海,说:“星海,咱们的张厂长还认识吧?”
“看佟总这话说的,你们二位厂长我还能忘记嘛!我高中寒暑假可都在厂里勤工俭学的。”
还有中影和西影几人,大家一番热情打趣后落座。
张培明开口道:“还是咱们西影厂出来的人实在,有好处记得自家人。”
王星海內心:曾经我一个无人在意的打杂临时工,现在也成自家人了?
“厂长,这是不是好处还未可知,我只能说这剧本,我是准备参加明年9月威尼斯的。”
张陪明有点疑问,问:“剧本我看了,是属於能获奖的题材,就是悬疑是不是太多了?”
王星海回答道:“厂长,我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就是开放式的悬疑反转,没有標准答案,如果是千篇一律的標准答案,看点会大打折扣。”
“再一个,我们主要卖的是这个版权。”
张培明夸了一句:“厉害吶!现在社会上都在说生子当如王星海,我看此言不虚”。
又略微沉吟道:“这次西影就投100万吧,希望借王导的东风能给厂里带回来点利润,现在製片厂日子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嘍。”
佟岗也是赞同的点头,毕竟前两年他还是西影副厂长,很了解厂里处境。
王星海才不管你电影厂处境如何,又不是我造成。
直接说道:“厂长,西影要投资,那我肯定欢迎,但电影主导权是以我公司为主,投资者只参与版权收益和票房分红。”
“可以,”几人都点头应道。
佟岗代表中影说道:“中影也投100万,但影片国內发行要交给我们,你还得像这次一样负责宣传才行。”
“行,到时候宣发费用按投资比例从分红里扣就行”,
“还有,开拍的时候,二位厂长支援一些技术性人手。”
王星海说完,张培明佟岗都点头赞同。
正事谈完,几人都有在秦省工作或生活的经歷,一番忆苦思甜气氛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