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何大清的思考(2/2)

他也认识聋老太太,那老太婆身上问题还更重一些。

如果老太婆要是揭露他,他大不了抱著老太婆一起去死。

但今天何三石跟他说的那些事,却是又引起了他心里深藏的惊恐之意。

他无所谓,但总要替一对儿女想一想。

至少像何三石说的,给傻柱说门媳妇,还有傻柱以后工作的事,现在应该要准备了。

这个上面,其实何大清一直有认知。

別的不说,他师兄王福荣那边的峨眉酒馆,现在不太好,他是知道的。

做勤行的,师兄师弟,也是江湖上的一个泛称。

就像何大清他是鲁菜厨子出身,跟川菜厨子王福荣称兄道弟一样。

並不是两人真是师兄弟。

而是两家的师父,原来有旧交,或者从別的同行那拉上的关係。

在菜繫上,两人又没竞爭,反而可以互相学习。

所以就结成了好朋友。

至於何大清精通的谭家菜,並不是单一的菜系。

只是一门私家菜的称呼。

以前很多官僚,好吃,请著各个菜系的厨子上门当私厨。

集采百家之长,再加上主家名声的加持,这才形成了所谓的私家菜。

说白了,一个是主家得有名,第二个是菜得好吃。

就算这样,一般都是主家败落后,这所谓千金难求的私房菜,也就衰落了。

除非碰到什么奇蹟。

就好像北派谭家菜一样,要不是『海棠』邀请果子巷谭家家厨罗师傅进驻了四九城饭店。

那等到改开后,估计也只能在四九城百姓的讲古当中听到了。

何大清跟他师父的確去谭家服务过,也的確会一些大菜的料理,但何大清对外自称谭家菜,其实也就是自抬身价,並没有什么传承之说。

现在的峨眉酒馆生意很不好做,只是勉强支撑著。

这一方面是新国的建立,让峨眉酒馆的一些老客,或跑或被收拾,客源流失相当厉害。

现在像是杨组长这些新贵们,又不讲究吃喝。

他们害怕影响,一年到头都上不了一趟馆子。

再一个,就是新幣贬值的锅了。

新国刚立,以前光头残存下来的那些垃圾,还想著像解放前一样,凭藉著掌控某种资源,就掌控这个国家,继续做他们的人上人呢。

在沪上那边,是真金白银的互斗。

毛纺,,粮食,都成了那些王八蛋手里的兵器。

解放前,他们见到小日子,恨不得卑躬屈膝,把膝盖都剁了。

但在自己人面前,却是一个个人五人六的,把自己又当成了爷。

像是造假幣,鼓动大家拋售新钱,也是这些人玩的样。

所以这一段时间的新钱,也是贬值的相当厉害。

这种形势,对做实体的生意人来说,影响是最大的。

好不容易做成一笔生意,结果算算帐,还不够本钱。

这事情,怎么玩?

关键这种情况,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好。

所以这也让何大清不好意思跟王福荣开口,说让傻柱出师转正拿工资的事情。

小食堂阴暗,何大清坐在里面,脸上的神情也是相当复杂。

他知道,有些事,他必须提前准备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