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结交(1/2)
国家禁止农民从事个体经济,私自售卖商品很容易被扣上“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帽子,尤其江兰亭的成分比较特殊。如果一旦被抓,后果可能会比较严重。
丁敬山不想江兰亭冒这么大风险,他始终认为赚钱养家是男人的事,他可以多上工,可以晚上编制手工篮筐、蓑衣赚钱。做酱菜不同於这些家庭手工。
乡下因为收入有限,生產队每年的结余不多,所以政策上有地区差异,像他们整个镇都允许销售家庭自留地种的蔬菜、粮食、自己编制的手工品,赚钱来补贴生活。
但做酱菜属於商品还是手工品没有严格的界定,万一有人拿此大做文章,可就麻烦了。
江兰亭见丁敬山这么紧张,心里泛起一点甜,忙打断他的话,“你先別紧张,我不会出面。你不是有镇上供销社卖酱菜的朋友叫老赵吗?让他掺在他的酱菜里卖,赚的钱五五分。他爸是镇长的司机,有后台,也敢干,有利可图他会干的。”
“你怎么认识他的......”丁敬山问到一半住了口,差点忘记媳妇是重生的,他定是“后来”见过,“可靠吗?”
“可靠,放心,你明天去找下他,问问看。”
江兰亭看著孩子们也是一脸担忧和紧张,忙安抚道:“你们不用紧张,也许再过几年,也许买卖合法了。就不用这么藏著掖著干了。”
丁敬山还是不放心,再三和江兰亭確认会不会有问题,江兰亭连连保住不会,並告诉他,他那个朋友不是第一次干了,等国家將供销社撤了他都没有出事。而且撤了供销社以后,他就步步高升。
其实细想起来,那个朋友能这么干这么多年不出事,肯定是有原因的。他不是像其他供销社的成员一样仗著职位欺负人,占大头利润。他给的利润一直很合理,也不偷拿偷卖,公平公开。双方都有利可图,生意自然做得稳固、长久。
吃过饭江兰亭决定挨家挨户地给大家將辣白菜送过去。
江兰亭首先去的是那对母女家,印象中那个母亲好像叫玉芬,姓什么不记得了。男人姓牛,一般人都叫他牛家嫂子。她也都乐呵呵地答应了没表现出喜欢还是不喜欢,但是江兰亭想著上辈子她最后来这里说的一番话,还是决定喊她玉芬妹子。
江兰亭站在他们家门口张望:女儿在旁边桌子上学作业,玉芬穿著的確良碎衣衫,坐在小板凳上在纳鞋底,脸上白净、温婉,看著院內的画面就有岁月静好的感觉。说她是糟糠之妻大概也只是强调年岁上,她的脸和身段保养得不错。
江兰亭敲了敲门,“有人在家吗?”
玉芬抬起头,有些疑惑,面前这个人有些眼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