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再添十人,又到荔枝季(求追读)(2/2)
水果和水果罐头,加起来,这次李宇囤积了超过十万块钱的货。
“你又要离开?”
“嗯,这次前后最多二十天,大概七月初就会来。店里的事情,马二姐多费心。”
“你放心吧,我会尽力。”
李宇打算出远门,跟马二姐交代店里的事情。
他离开了,七家利民水果店就只能卖当地当季的水果,和李宇留下的一批水果罐头了。
当地当季的水果,每天的需求,王启超会去进货,数量不多,一天加起来不到一吨的货,足以应付。
驾照,李宇已经拿下来,比王启超快多了,主要是李宇的东西和钱给到位了,可以加速。
是去魔都,还是去蜀都,李宇最后选了蜀都。
虽然蜀都没有魔都消费能力强大,但李宇需要去蜀都那边进货,要大量的苹果,梨等北方的水果。
顺便处理一些囤积的货物。
这次时间比较紧。
李宇在羊城火车站买了昂贵的黄牛票,是当天下午到贵阳的火车票,硬座。
为什么不买臥铺?
这个年代绿皮火车上的臥铺比较少,而且一般人很难买到,黄牛手里都极少,不容易碰到。
至於坐飞机?
这时期,飞机更少,需要专门的介绍信。
一般人买不到飞机票。
等过几年,才不需要介绍信,那时候才可能买到飞机票。
初夏的绿皮火车上,温度已经比较热,等李宇返回时肯定就是蒸笼了。
一天半多,不到两天的时间,到了贵阳火车站。
排队买票的人很多,而且是后天的了。
李宇又找黄牛买票,当天晚上的站票。
上了火车,李宇找机会进入隨身空间,不然站一天一夜,累人。
第二天傍晚到了蜀都的火车北站。
找个摊子吃碗麵,晚上逛逛荷池批发市场附近,了解下情况。
睡觉,就没去宾馆,直接在隨身空间里睡,已经习惯了。
主要是方便。
天亮后,先在荷池批发市场拜访一些老客户。
“哟,这不是李老板吗?有一个多月没见了吧,这次有什么水果?”
李宇提供的货,新鲜,品质好,卖的出价格,赚得更多,尝试过的客户都愿意继续从李宇这里拿货。
只是李宇神出鬼没的,只有他来找这些客户。
“沿海来的新鲜水果,荔枝,芒果,杨梅,火龙果,樱桃,西瓜,李子,还有各种水果罐头……”
大多水果罐头,在內地虽然价格也比沿海高,但相差不是很大,毕竟解决了水果无法长时间存放的问题,最多是运输成本上的差异。
水果罐头,李宇是顺带著卖的。
“这么多品种?还有各种水果罐头?李老板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啊。”这位老客户惊讶。
最终他选了荔枝,芒果,杨梅,火龙果等水果,以及一些水果罐头,比如菠萝,枇杷,杨梅,草莓等等。
像西瓜,李子,樱桃等水果,蜀都本地也有。
这个时期,荔枝在蜀都一般的要卖四五块,好些的要卖七八块,特供的要卖十块左右。
李宇大批量出货,有些赶时间,单价五六块钱卖,有十倍左右的利润。
荔枝数量多,是李宇这次带来的水果中最能赚钱,能赚最多钱的。
去年在魔都卖荔枝,利润可以达到十多二十倍,主要是因为进货价更低,还有就是受价格调控的影响,赶上了抢购潮,卖出的价格也更高。
连续走访了几个老客户,李宇在一个食品店用座机电话发给一魏两王三个倒爷,这是李宇的大客户,得联繫。
人不在,让中午再打过去。
中午的时候,联繫上了他们,约定好明天下午在荷池批发市场附近的老地方碰面。
这两天李宇就在荷池批发市场活动。
“李老板又见面了。”
“魏老板,两位王老板,生意兴隆啊。”
“哈哈,每次见到李老板,我们就知道又要发財了。”
“三位才是我的財神爷。”
四人寒暄客套一番后,开始说正事。
“荔枝是好东西啊,就是不能放太久。李老板带来的荔枝,还能放多久,要是一两天就难办了。”
“別担心,我带来的荔枝很新鲜,放个两三天问题不大,要是用冰镇著,能放更长时间,我带了来,三位先看看。”
“这,这么新鲜,感觉是才摘下来的一样?”
“川蜀没听说哪里有种荔枝啊?即使有,现在规模也很小。”
“空运过来的?李老板本事大啊,佩服。”
李宇笑而不语,让他们自行补脑,反正他们也不会去查,也不敢去查。
因为李宇提供的水果总是比较新鲜,品质好,一魏两王早就猜测李宇有什么特殊的保鲜手段或者有足够背景,空运过来的。
他们也只是好奇猜一猜,更在意的是能赚多少钱,其他的都不太重要。
最终三人要了三吨荔枝,还有其他水果和水果罐头,差不多五六吨的货,当天晚上就叫卡车拉走,到其他市,县处理。
赶时间啊,时间久了,荔枝这些不好保存的就会慢慢坏掉,时间越长,损失越大,需要快速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