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支持一下,再遇朱涛(求追读月票)(1/2)

噼里啪啦~

“恭喜李老板新店开业。”

“生意兴隆。”

“李宇弟弟可以,又开新店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李老板在东门街也有一家利民水果店,他店里卖的水果新鲜,品质高,口味好。”

今日,李宇在南湖街的新水果店开业,有不少人来捧场。

赵姨,老周,付三姐,许成刚,何二,徐三,一些东门街那边的老顾客等等,气氛挺热闹的。

鞭炮声,人群,以及发传单的效果,引来不少人围观。

“哟,这个时节还有这么新鲜的柿子?”

“柑橘已经基本过时节了吧?这里竟然有新鲜的。”

“梨,苹果看起来也比较新鲜。”

“不会是用了什么药水才看起来新鲜吧?”

“你这人,话可不能乱说。李老板卖的所有水果都是很新鲜的,品质绝对没问题。”

“大家可以试吃,不满意不买。”

“什么,可以试吃?苹果,草莓,柿子都不便宜,也可以试吃?”

“都可以。”

“哈哈,有意思,那我尝尝,要是真的好吃,我买一些也无妨啊。”

柑橘,柿子,梨,苹果的存货已经不多了,但支持两家新的店开业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香蕉,草莓,菠萝,芒果,番石榴等本地水果,李宇大多是去產地买的,放在隨身空间里,今天拿出来,就像才採摘不久的。

卖相好,口感好。

虽然看起来价格比那些普通品质的水果贵不少,但对比同级別品质的水果,李宇卖的价格更便宜一些。

当然,別人如何消费,李宇管不了,愿意买的就买,不愿意的谁也勉强不来。

在李宇水果店买水果的人,有近一半都是买来当礼品送人的。

“我们能不能也开个像李老板这样的水果店?”

“你钱多?能买得起店铺?”

“不一定非要买啊,租也可以,不用那么多钱。”

“投入太多,万一亏了呢?我还是觉得我们这样从李老板这里拿货去流动叫卖更稳妥。”

“我们开水果店了,李老板还会支持我们吗?会继续给我们好卖的水果吗?”

“我们去其他街开啊,跟李老板的店错开,就不影响了。”

“现在个体户查得严,不好弄,等等再看吧。我们可没有宇哥这般本事,还是本分些好。”

许成刚,何二,徐三等五六个摊贩,他们中有动心思,想像李宇一样开水果店。

出於各种顾虑,他们几个人暂时没有人下决定去开水果店。

李宇正在跟赵姨聊天,现在赵姨去区里工作了,但负责的区域包括东门街和南湖街。

“號召为明年的亚运会捐款?”

李宇从赵姨这里听到这个消息。

“是啊。现在国家不富裕,明年要举办亚运会,但资金却不少,只能號召大家捐款。不是强制性的,愿意捐就捐,捐多少都可以,哪怕一分钱,也是心意,是支持。”

“你的话,我觉得可以適当捐一些,对你有好处。”

赵姨没有详说,但李宇明白。

这件事情,即使没有好处,李宇也打算捐一些钱,支持支持,这个时期,国家的確困难。

“啊,你要捐一万,这是不是太多了?”

李宇说了一个数,把赵姨惊到了,然后提醒道:“虽然可能会有一些好处,但也是有限的,更不可能让你乱来,你要明白。”

“赵姨,你想多了。我这两年挣了一些钱,靠的是国家政策带来的红利,现在国家需要支持,我力所能及的支持一下,没有其他別的想法。”李宇一脸真诚。

赵姨心里感动,觉得李宇的人品太好了,知道感恩,知道回报,像李宇这种大好青年,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照。

要为1990年的亚运会捐款,不能现在直接给赵姨钱,需要李宇拿著钱去区里,走正规通道捐款。

到时候李宇会得到一份捐款证明,毕竟捐款不少。甚至可能得到表彰。

其他阴性的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何况赵姨肯定会给他爭取一些,或者在以后对李宇多关照一些。

李宇身上只有四万多现金了,不然还可以多捐一些。

不过,一万,在1989年,对普通人,或者对一般的个体户而言,已经是巨款了。

今天开业的店收入还可以,卖了六百多块钱。

数日后。

桂圆街的利民水果店也开业了,这次没有那么隆重,也没有通知其他熟人。

不过,提前两天发了不少宣传单,开业当天来的人也不少。

开业当天卖出五百多。

之后肯定会降低。

但三个水果店加起来,一天也能卖出八百到一千左右的销售额。

现在东门街店铺那边由马二姐,马强在经营,南湖街的店由李强和李宇在经营,桂圆街的店由许绣莹和马伟在经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