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飞马惊鸿现商踪,九鼎经传玄机授(2/2)

“吁~~!”

待她快马来到二人身前,手中韁绳勒紧,马匹急停之际,人已飘身下马,瞪著鲁妙子问道:“你跑哪去了?”

鲁妙子嘿嘿一笑:“闻听晋阳附近山中藏有禹余粮,便去碰碰运气。”

所谓禹余粮,便是褐铁。

相传,褐铁为大禹治水后,遗留於大地的余粮,故得此名。

女子颇为不满,嘟囔道:“又去搞这些乱七八糟之物,害得人家以为你又丟了。”

鲁妙子继续嘿嘿,一脸歉意。

或是为了缓解气氛,他將话题引到王也身上:“秀珣,这位是武当王也道长,乃是为父刚刚结交之好友。”

商秀珣?

虽说王也心中已有猜测,但得鲁妙子亲口確认之后,还是略感诧异。

这不对吧?

据前世记忆,鲁妙子因痴恋祝玉妍而拋妻弃女,引得女儿对其痛恨难当。

如今正式剧情尚未开始,这对父女关係怎会得以改良?

是有什么影响了原著进程?

还是此方世界本就与原著有所出入?

商秀珣早已注意到这个扛著炉鼎,姿態懒散的年轻道长。

毕竟,他扛著七尺炉鼎走路,不惹人注目也属难事……

又是个怪胎。

商秀珣第一印象,便是王也与父亲一般,皆为另类特行之怪人。

但她也並未失了礼数,拱手抱拳,道了一声见过道长,后者放下炉鼎,回敬一礼。

“上马吧。”

“秀寧还在等我们呢。”

说著,商秀珣看了一眼王也:“至於王道长,秀珣的马怕是扛不住炉……”

“我走路就好,我走路就好。”

王也巴不得他们赶紧离去,自己好炼製丹药,而后收入乾坤袋內,连忙打了个哈哈,催促眾人离去。

鲁妙子虽有些不舍,还想与王也交谈论道,但在女儿的威严之下,也只有乖乖听命。

“对了。”

他正待上马,忽的想起一事,从怀里取出一本古籍,递交王也手中:

“老夫见道长不通辨物一道,仅是略涉皮毛,这《九鼎辨物经》便赠予道长了。”

王也伸手接过,与其道谢,隨后目送鲁妙子一行人渐渐远离。

直至消失视线之中,方才翻阅《九鼎辨物经》,但见开篇写道:

地孕万材,各具其性,辨材之道,首观其气,次察其形,再考其位,终验其时,四法兼备,乃识真机。

再往下翻,为《五行辨性篇》。

金:其性刚肃,其色白苍,叩之清越如磬,触之凛冽如霜,庚金似斧鉞,煞气逼人,辛金似珠玉,温润內藏。

木:其性生发,其色青碧,纹理通达如脉,叩之沉闷如鼓,甲木参天而刚健,乙木蔓地而柔韧。

水:其性润下,其色玄黑,触之寒彻肌骨,观之深邃如渊,壬水浩荡似江河,癸水幽微如露雨。

火:其性炎上,其色赤紫。触之灼热如烙,近之光耀夺目,丙火暴烈如烈日,丁火恆久如灯烛。

土:其性厚载,其色黄褐,质重而气息沉稳,叩之声闷如雷,戊土高亢如山岳,己土卑湿如壤泥。

“好东西啊......”

王也自语一句,继续向下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