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四万亩田,竇氏投效(求追读,求收藏)(1/2)
不过,李倓没想著否认,这都是公之於眾的事,否认也没用。
“陛下只允许孤私设二十名官吏,目前已经已有六人。至於那铸幣炉,孤也无铜矿,放著也不过是摆设。”
李倓將田册挪到另一侧,淡淡笑道。
竇希求老眼一亮,身体略微前倾,说道:“三郎,话已至此,我也不瞒你,那田册里有田五千亩,这点田不足以支撑你的大计,但有了竇氏支持就不一样了。”
李倓抿了口茶汤,没有接茬,等著他继续说下去。
竇希求直言道:“秦王府初立,一切都需资源支持,而我竇氏子弟皆为有学之士,只要你开金口,我马上就能帮你充实王府。”
李倓笑道:“秦王府庙小,孤担心竇氏才俊难以施展。”
竇希求听出来其中婉拒之意,却也不恼。
他笑了笑,说道:“三郎,只要让我竇氏入秦王办事,我再给你增添五千亩田地。”
好大的手笔。
李倓暗暗一惊,但还是不动声色摇了摇头。
竇希求竖起一根手指:“一万亩。”
李倓笑而不语。
竇希求脸色变了变,咬牙道:“一万五千亩。”
李倓竖起两根手指,“三万亩,孤给竇氏两个官位。”
“三郎,你这可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竇希求眯了眯眼,似乎在估算价值。
李倓也不催促他。
秦王府的官位本就稀缺,又值战乱,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时候下注,风险高了点,但收益更高。
良久,竇希求试探道:“四个官位,竇氏铁矿优先供给秦王府。如何?”
这下轮到李倓沉默了。
一支精锐的军队,离不开优良的兵甲,而打造兵甲便需要优质的铁矿。这些几百年的门阀士族,手中掌握的资源难以估计。
倘若果真得到竇氏的倾力支持,那他的平叛大业將事半功倍。
短暂的权衡利弊,李倓便做出了决断:“三个官位,三万五千亩田地,孤再给竇氏一套炼钢之法。”
“炼钢之法?我竇氏浸淫冶铁术多年……”
李倓笑道:“孤的炼钢法足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两成冶铸之量。”
大唐现今主要採用的灌钢法、炒钢法,燃料也主要以木炭为主,这种炼钢法,不仅成品率低,而且耗时较长。
而李倓所说的炼钢法,乃为后世的明嘉靖时期出现的苏钢法。
这种炼钢法以熟铁为原料、生铁板为渗碳剂,通过高温熔炼和氧化作用生產优质钢材。
闻听足以提升两成的冶铸之量,竇希求首先便是不相信,可见李倓说的篤定,心下又犯了嘀咕。
思虑再三,竇希求说道:“三郎,不是我不相信你……”
李倓生硬打断他:“既然不相信,那冀国公便请回,孤先前讲的明白,乃奉旨租田,违令者可就地缉拿。”
“这……”
竇希求没想到李倓说翻脸就翻脸,顿时就慌了。
他之所以费尽口舌,费巨额代价想把家族子弟送进秦王府,图的是重振八柱国威势。
早在安守忠南下金城时,他便盯上了秦王府。乱世之中,尤重敢搏命的宗室,此等人物最易登鼎。
尤其是秦王成功击败安守忠之后,怡然成了潜龙在渊之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