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天下以民为本(1/2)
三人一番寒暄后,郭旰问出了心中疑惑。
“大王为何要枉顾礼法制度,公然给庶民立碑?难道只为募得更多兵马?”
闻听此言,李倓一怔,他有想过士族门阀不认同自己的做法,可没想到率先对他提出质疑的居然郭旰。
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郭子仪出身华阴郭氏,本就是关中士族之一,郭旰提出质疑也情有可原。
郑冲不动声色地端起了茶碗,只是抿茶汤的时候,余光则一直关注著秦王脸色。
“郭旰兄以为什么人该立碑?”
李倓反问。
郭旰很乾脆:“礼法允许之人方能立碑。”
李倓又问:“何为礼法允许之人?”
“皇族、士族、百官,以及对朝廷有贡献之人。”
“何为对朝廷有贡献?”李倓道:“士卒百姓浴血廝杀,以死报国,其贡献小乎?”
郭旰强调道:“那也不应违背礼制,逾矩立碑。”
“夫天下者,以民为本,民固则天下安。”
“孤以为,最应立碑之人,当为奋勇杀敌、报效大唐之人。如安禄山叛唐者,非但不允立碑,还当碎尸万段,以儆效尤!”
郭旰哑口无言。
郑冲却神色莫名,他从这番话中,听出了秦王的野心,一个有野心、有兵权,还封號为秦王的人,最后的目標是什么?
这个话题被揭过。
又寒暄半晌,郭旰终於说明来意。
“臣奉父亲与李副节度之命,前往行在拜见陛下与太子,並言明愿隨时听候朝廷调遣。”
“如今行在已然北上,大王又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臣等不敢耽搁太久,朝廷下一步將如何打算,请大王示下。”
郭旰神情恭敬,但问题却极为刁钻。
李倓既任大元帅,便需洞悉天下局势,其每一项决策,皆对后续平叛影响深远。
换句话说,大唐的九州万方全在他肩上担著。
秦王会如何安排?
郭旰与郑冲目光不经意间一碰,这关乎他们是听秦王命令,还是继续北上朔方。
对於下一步打算,李倓早就想过了。
眼下最要的便是以最小的代价收復两京,而后再趁兵势之威犁庭扫穴,剿灭安禄山的范阳老巢。
这一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首先就是兵力,叛军蓄谋已久,尽皆北方铁骑,战斗力强悍,机动性快。反观唐军,兵力分散,战马不足,兵员素质也逊色於逆胡。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追书认准 101 看书网,?????????s??.???超讚 】
其次为钱粮,长安北苑的太仓,潼关附近的永丰仓,其中储存的粮食,足够叛军吃上个三年五载。
而大唐的钱粮如今皆依赖江南转运,一旦江南赋税之地被入侵,那后果將不堪设想。
歷史上,大唐能保住江南半地,最大的功臣当属吃人守睢阳的张巡。不过,现在距离睢阳之战还远,尚有部署预防的时间。
李倓一直有个顾虑,只是之前没功夫去想。
他这只穿越来的蝴蝶已经扇了好几下翅膀,会在如今的大唐掀起什么样的风暴?
譬如安禄山,如不出意外,其將在明年正月被亲儿子谋杀,现在有了安守忠兵败金城这一变数,不知是否会出现变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