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空城计之关门打狗(求追读)(2/2)
正在为青壮分发兵器的张敬轩匆匆进来。临近战事,李倓把能用之人全用上了。
李倓道:“点兵五十,与崔公去救崔相小娘子。”
“诺。”张敬轩没有丝毫犹豫,对崔温一抬手:“崔公请。”
“谢大王。”
崔温深深一鞠躬,转身退了出去。
张敬轩正要转身,又被李倓喊住,叮嘱道:“万不可出现伤亡,若事不可为,当立即遣人回稟。”
“良器在想什么?”
李倓回身见李晟蹲在舆图前,眉头紧蹙,一脸魂不守舍。
“大王您看,”李晟指著舆图道:“从长安至金城共计五十余里,不论是走西门或南门,最终都需要经过便桥,而后才能抵达金城县。”
李倓仔细思索著。
唐制一里为四百五十米,五十里便是后世的二十多公里。这个距离如果骑马奔走,不出半日便可抵达。
但那是相对於后世柏油马路而言。
而大唐的官道皆为夯土路,风吹日晒下行走便极其艰难,更何况皇帝出逃时,杨国忠还放火烧了便桥,誒……烧桥。
李倓忽地想到什么,他当即侧头看向李晟。
很默契,李晟也抬头望向了他
对视片刻,两人又同时笑了,李倓道:“良器可是想到了破敌良策?”
“莫非大王也想到了?”李晟反问道。
“好难猜呀。”
李倓忽然开了句玩笑,说道:“若本王料想不错,良器可是欲在便桥处阻敌?”
“大王英明。”李晟正色道:“先前便桥被杨国忠焚烧过,固然未全部焚毁,但也无法支持大军继续通行。”
“而安守忠若想顺利通过,势必需要修桥铺路,吾等只需埋伏於便桥,便可趁其渡河之际,一举击溃。”
听他说的激动,李倓反而冷静了下来,仔细一琢磨,顿时觉得这个便桥伏击计划漏洞百出。
“金城相距便桥有三十里,而长安却只有二十里。”
“在我们得到消息之前,安守忠已经离开长安,之所以现在还未抵达金城,恐怕就是因为便桥阻隔。”
“我们现在去便桥,那不是伏击,而是送死。”
李晟细想片刻,觉得秦王所言在理,顿时眉头又紧蹙起来。
金城县属於京畿重镇,城池规制为下县极限,高三丈,底宽丈二,占地三千亩。
这样的城池,八百士兵固守已属不易,更別说反击乃至全歼敌军,那无异於痴人说梦。
如是想了多种方略,也都被自己一一否决。
一时间,李晟颇为懊丧。
他强於野战突袭,守城非他所能,而八百对八千正面野战除了送死,他想不到任何出路。
正当李晟准备劝说秦王放弃出城对敌时,却听李倓开口问道:
“良器可曾听闻空城计?”
空城计?!
这是何计策?
李晟疑惑摇头说:“不曾听闻。”
李倓解释说:“孙子兵法云:形兵之极,至於无形。春秋时,楚国伐郑,叔詹曾以『开城门,藏伏兵』的方式,逼退过楚国大军。”
李晟恍然问道:“大王的意思是,用空城计嚇退安守忠?这能行吗?”
“非也!”
李倓摇头道:“吾之意在,以空城诱敌,另责猛將率部眾从侧翼突袭逆胡中军,如此或有奇效。”
李晟思忖片刻问道:
“那若是安守忠並未中计,反而率眾直接入城,又当如何?”
空城计打的就是心理战,他这句话算是直戳核心。
李倓不假思索:“那便將计就计,关门打狗,瓮中捉鱉!”
“怎么个关门打狗?又怎么个瓮中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