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慷他人之慨!(求收藏,求追读)(2/2)

亲兵牵过来马。

“不骑马,步行去。”

陈玄礼制止亲兵,然后对另一名亲兵队长叮嘱道:

“如果有人来找我,就说我去巡营了。另外,看紧那个兵,不要让他接触到外人,拷问一下那件事都有谁知晓,將所有知情人秘密羈押,如遇反抗,可就地处决。”

陈玄礼命令极其清晰。在他口中,“处决”二字比喝水还简单。

而亲兵队长回答的也很乾脆:“属下明白!”

安排好一切,陈玄礼便迎著夜色,向左卫驻地走去。

……

寅时二刻。

不知何时,一团巨大的黑云遮住了月光,天地间一片昏暗,只有零星的火把,照亮著那块区域。

“臣拜见大王。”

一名体格健硕的士卒掀帘而进,当看见李倓后先是一愣,隨即立马恭敬行礼。

李倓神情亲和,招了招手,温和笑道:“来,到近前来。”

那士卒依令上前。

李倓提起笔,笑著问:“你叫何名字?哪里人士?”

士卒很疑惑,但还是恭敬回答:“臣名叫竇良,是长安县永安坊人。”

李倓又问:“来之前敬轩都与你说过了吧?”

竇良鏗鏘道:“旅帅已经全部告知,臣愿遵殿下之命,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好壮士!”李倓郑重赞道,隨即问道:“你可曾读过书?”

“听坊中大贤讲过几天,识得自家名字。”

“真乃大才也!”李倓不吝讚赏,又问:“事成后,你可愿做治理一方的文臣?”

竇良眼睛倏地一亮,忐忑道:“殿下,臣只识得名字,如何能治理百姓?”

李倓笑道:“你若肯下功夫沉淀,自然能治理百姓!岂不闻,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发於卒伍,以你之大才,日后拜个宰相不足为虑。”

闻言,竇良大喜过望,当即五体拜投,“臣愿学习,必不负殿下厚望!”

“好!”李倓隨即提笔写道:“竇良,长安永安坊人,有宰相之才,初可为县令。”

停笔,加印,一气呵成。

而后郑重捧起纸,轻轻吹乾,递过去。

“戡乱平定之后,你拿著它来找我,我將为你谋取功名!”

“这是三十钱,乃本王一点心意,切勿拒绝,待事成后,本王另有赏赐。”

竇良早已被那张未来的承诺书给冲昏了头脑,自然不会將区区三十钱放在眼里。

他小心翼翼叠起收好,又跪地大拜:“臣必隨殿下死战到底!”

“好壮士!”李倓赶忙上前扶起,掸去其身上的灰尘,“万不可轻言生死,我等皆要共享富贵!”

竇良满面红光,对未来更加憧憬。

李倓叮嘱道:“切记,此事乃绝密,万不可与他人提及,否则你我前程皆忧!”

“臣晓得。”

李倓拍了拍竇良肩膀,亲自將其送出营帐。

“这剩多少人?”李倓问了一下。

正神游天外的王熊被问的一愣,正要扳指头算,却听李倓笑道,“收起你那擀麵杖,这是第八十五个。”

仅用一百多张纸就收买了整旅人心,李倓此举真可谓高明。

虽说纸上明確写了授予的官位,但那都是慷他人之慨,他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郡王,有什么资格授官?

至於日后怎么兑现?那就日后再议,先顾当下。

他这一手学自高祖皇帝李渊。

隋末时,群雄並起,高祖皇帝自晋阳起兵,就曾用一千多张写著隋朝官爵的纸条,收买了西河郡(今山西汾阳市)的人心,为西进长安打通了要道。

读史以自用,方为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