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造反?(1/2)
满刺加的雨季,潮湿而温热。
细密的雨丝从铅灰色的天空中飘落,给这座雄踞於海峡咽喉的巨城,蒙上了一层朦朧的水汽。
蓝玉,就住在这座城池最核心的王宫之內。
一个月了。
自打他踏上这座异域堡垒,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
最初的怒火,早已在漫长航行与沿途所见的震撼中,被冲刷得一乾二净。
如今的蓝玉,更像是一头被引入陌生领地的猛虎,收敛了爪牙,平静,审视著周遭的一切。
他没有发怒,也没有吵嚷著要立刻见到那个將他骗来此地的女婿。
蓝玉知道,急躁无用。
在这座完全由朱桂掌控的城池里,自己就像是被蛛网缚住的飞虫。
任何挣扎都只会让自己缠得更紧。
他每日的生活极有规律。
清晨闻鸡起舞,在王宫宽阔的庭院內打熬筋骨,拳风虎虎,一如当年。
而后,他便会登上王宫最高处的望楼,一坐就是一整天。
目光渐渐的,不再是愤怒,而是审视,是剖析。
像一个还在战中的將军,平静地剖析著战场。如同他在草原漠北时那般。
同时观察著港口船只的吞吐量,估算著此地的贸易额。
最让他上心的,还是观察城中巡逻士兵的换防时间与路线,分析著他们的装备与战力。
甚至让侍从取来了这座城市的律法条文,逐字逐句地研究。
试图从文字中,窥探出朱桂真正的统治思想。
越是观察,他心中的惊骇就越是深沉。
这座城,远比他想像的要可怕。
它就像一台巨大而精密的战爭机器,每一条街道,每一座仓库,每一个看似隨意的岗哨,都处在最合理的位置。
財富在这里匯聚,武力在这里彰显、
秩序在这里被以一种近乎铁血的方式维持著。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他的女婿朱桂,却迟迟不肯露面。
派来服侍他的官员,那个叫刘观的,倒是个八面玲瓏的人物,对他恭敬备至,有问必答,却又滴水不漏。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每当蓝玉问及朱桂的行踪,刘观总是微笑著躬身作答:“殿下正在巡视南洋各处领地,已在返回的途中,请国公爷安心稍待,殿下很快便会亲自向您请安。”
由於消息的时效性,外加朱桂在得知他大哥的死讯后,便命令下人对蓝玉封锁了消息,导致自从他离开京城之后,就再未获得任何从京城方面传来的消息。
一切可能流向蓝玉的信息,自琼州府开始就被秦达和陈旭截断。
一等,就是一个月。
蓝玉知道,这是故意的拖延。
但他想不通,朱桂把自己晾在这里,到底图什么?
他不知道,就在他於南洋的温暖雨季中耐心等待时,万里之遥的金陵城,正被一场彻骨的寒流所笼罩。
时间,正以一种无情的方式,走向那个早已在史书中註定的节点。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
在原本的歷史轨跡中,这將是凉国公蓝玉生命的最后一个月。
一场以他为中心,牵连一万五千余人的血腥大案。
即將在大明帝国的政治中枢轰然引爆。
皇帝朱元璋將以谋反的罪名,举起他为皇太孙朱允炆铺路的屠刀。
將这位大明朝最后的开国名將。
连同他身后的整个淮西武將集团被连根拔起。
史称,“蓝玉案”。
这是一场无可避免的宿命。
然而,朱桂这只从后世而来的蝴蝶。
扇动翅膀,掀起的风暴,强行扭转这宿命。
他真正的计划,从来就不是让岳父在马六甲久等。
马六甲,依然只是一个中转站,一个让他岳父进一步认清现实的缓衝地。
他要做的,是將蓝玉,以及被他骗到琼州的蓝氏全族,彻底从大明的版图上抹去。
让他们从朱元璋的视线里,彻底消失。
只要找不到人,那把註定要落下的屠刀,便会悬在空中,无处可落。
而他们最终的目的地,是那片被朱桂视为帝国基石的南方大陆——澳洲。
……
二月初,当金陵城已经寒意渐消,政治上的肃杀之气却愈发浓重之时。
一艘比之前更快的剪装快船,停在了马六甲的王宫码头。
铁牛再次出现在蓝玉面前,躬身稟报:“国公爷,殿下已在新京恭候多时,请您登船。”
“新京?”
蓝玉眉毛一挑,隨即眉间紧皱起来。
他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平静地说道:“带路。”
又是一段漫长的航行。
如果说从琼州到马六甲,是驶离了中原文明的边缘。
那么从马六甲再向南,则是真正一头扎进了世界的未知。
船队驶出了繁忙的商道,进入了一片海图上只有巨大空白的原始海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