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我听过苏鸣的歌!(1/2)

五天的时间,说短不短,但是说长也不算很长,既然打算好了,苏鸣便赶紧將《气球》这首歌的完整版写了下来,让於雪熟悉这首歌。

不同於昨晚在颁奖典礼上现场用纸笔写歌,苏鸣这次选择了电脑上的专业创作软体,但他依旧是在极短的时间內就完成了整首歌的词曲。

之前见识过《浮夸》的诞生,杨青青和若妍对苏鸣这种夸张的速度已经见怪不怪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看到完整版歌词之后,杨青青和若妍对於这首歌的评价又提高了几分。

正如苏鸣之前所说,这首歌根本就不是什么口水歌。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既然苏鸣选择让於雪演唱这首歌,便相信於雪能唱好这首歌。

至於说於雪会不会像当初的陶婉会不会背刺自己,以苏鸣对於雪的了解,觉得基本没那个可能。

就算真的会背刺自己,苏鸣也觉得无所谓。

第一,颁奖典礼上,於雪是俊峰唱片的艺人中,唯一一个为自己说话的。

其次,这首歌即便是苏鸣选择让於雪演唱,但歌曲的版权依旧在苏鸣这里,更何况苏鸣依旧是这首歌的创作者。

说到版权,这也是杨青青作为苏鸣的新老板,和苏鸣签约的合同內容之一。

说起来,虽然杨青青官宣苏鸣加入自己公司,但签约的事情,是等苏鸣写好这首《气球》之后才进行的。

对於合同內容,可以说杨青青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不仅按照之前杨青青和公眾公布的那样,直接大手一挥,给了苏鸣新成立的音乐部总监的职务以及职务內的最大权限。

而且就歌曲分成以及版权归属问题,也都是给予了苏鸣最大的利益。

还有一点,让苏鸣意外的是,所谓的音乐部门,原来並非杨青青临时起意。

而更像是杨青青公司筹划已久,开闢的新业务部分,大厦內的两层楼,都是苏鸣音乐部的。

大概了解了一下,部门的核心业务团队包括三个。

一个是艺人管理部,负责发掘、签约艺人,协调音乐製作方向,充当艺人与公司之间的桥樑,策划艺人发展路线。

这个自然不用苏鸣操心,当然如果有苏鸣觉得有潜力的歌手,杨青青也会安排人想办法挖过来签约。

第二个就是音乐製作部,这也是苏鸣之后的主战场!

包括製作人、编曲团队,负责作曲、编曲、录音监製,还有录音工程团队,他们的工作是管理录音棚、音效处理、混音和母带製作。

还有词曲创作团队,提供原创歌曲或定製化歌词。

第三,则是版权与法务部:管理音乐版权(如与版权代理机构合作)、处理合同、版税分配等等。

其他的几个团队,则是负责运营与市场,比如以后的演出、採访、发歌、宣传等等等等。

还有数据分析、mv以及海报製作的视觉、財务行政的支持部分。

以上这些,苏鸣稍稍了解一点,但也不会將过多的心力放在上面。

这一点杨青青同样也十分清楚,就像杨青青所说的那样,现在的苏鸣只需要多帮公司出几首好歌,最好再拉几个有潜力的歌手,就足够了。

说不定很快,苏鸣就会拥有一个让整个乐坛都忌惮的豪华歌手班底。

但很可惜,就目前为止。

杨青青子衿娱乐的音乐部门,只有两个歌手,自然就是於雪和苏鸣。

而其他部门的核心人员,也会儘快的入职,以此协助苏鸣运营好整个子衿娱乐的音乐部。

直到杨青青离开后,苏鸣坐在独属於自己的总监办公室,望著窗外杭城的风景,依旧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感觉。

杨青青为苏鸣准备的办公室很是豪华,確切点,也不能说是杨青青为苏鸣准备的办公室,应该是为她的音乐总监准备的办公室。

这点也能看出来,杨青青是真的打算进军娱乐圈的音乐这一赛道。

一共將近60多平,除了细致的分成了会客区、休息区、办公区外,还有一个秘书间。

苏鸣並不觉得自己需要什么秘书,但杨青青却保持不同的意见。

她觉得虽然苏鸣的音乐创作能力很恐怖,但是对於整个音乐部的运作业务必然没那么熟悉,这样的话,就需要一个秘书协助他完成一些其他工作。

虽说一般公司的音乐总监负责最终音乐產品的整体质量,包括master的审批,以及对市场趋势和商业音乐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而一般的音乐人不需要承担这一职位。

但她既然选择了苏鸣作为自己公司的音乐总监,苏鸣还是需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的。

说这些的时候,杨青青哪里像什么顶流女星,反而气质更像是小说里的“女总裁”。

坐在椅子上的苏鸣的视线从窗外的高楼大厦移回了自己的办公桌。

两世为人,再加上俊峰唱片公司的背刺,让苏鸣对於娱乐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苏鸣仰在椅子上,用手指轻轻揉著额头。

《气球》这首歌的事情暂时解决之后,他便在考虑自己目前的情况了。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苏鸣从来不是一个自负的人,而自己是一个拥有无数曲库穿越者这件事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因此,他並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太大的魅力,能让杨青青这样一个顶流女星,而且还是一个有不错事业的顶流女星无缘无故的对自己好。

如果说是因为才华的话,那一首《浮夸》大概不至於让杨青青如此。

或者也可以这样说,自己能写出《浮夸》这种歌曲,那杨青青顶多签约自己,让自己成为她公司还没有成立的音乐部门音乐製作人,还能说得过去。

但直接给了苏鸣一个音乐总监的身份,而且还能如此放权,就让苏鸣有些摸不著头脑了。

长吸一口气后,看著偌大的办公室,苏鸣突然有些明白了。

金曲奖颁奖典礼,自己和俊峰唱片的衝突,对於杨青青来说,可能就是最好的热度。

而如果能把握好这个热度,杨青青准备入局音乐,就不需要另外任何的宣传了。

再者,苏鸣刚刚只想著那首《浮夸》,差点忘记了拋开《浮夸》不谈,自己也曾经凭藉口水歌,不仅让陶婉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成为口水歌女王。

质量什么的且不说,陶婉那些歌的销量可是实打实的。

但上述的理由,都不是重点。

苏鸣另外能想到的,就是杨青青作为女人,或者说作为半个商人的直觉。

她大概是觉得……自己很有潜力!

所以愿意赌一波!

如果自己猜测的没有错的话,杨青青不惜拿得罪以俊峰唱片为首的半个乐坛做赌约,这个赌注……著实不小!

抬起头,苏鸣收回思绪。

既来之,则安之。

只要歌曲的版权还在自己手里,苏鸣就没有什么可继续担心的。

杨青青的事情想明白之后,苏鸣打开办公桌上的电脑后,在网页中找到了陶婉发布的那条围脖,又看了一遍。

这文案,一看就是俊峰唱片公关的手笔。

说起来,陶婉提到的那个录音,其实逻辑上是说不太通的。

陶婉的意思是——你说我只能唱口水歌,其他歌唱不了,意思是你给我写过好歌唄?

可你再说这句话的时候,让我唱“红的黄的”不是证明你说谎么?

不过无论是前世还是这个平行世界,隨著网际网路的发展和短视频的兴起,有些人的思考能力越来越弱了。

专业公关的迷惑性文案,加上水军带的节奏,让许多人无脑跟风,反正骂你苏鸣就对了。

但不管这条围脖的逻辑如何,等到《气球》发布之后,也就是於雪参加那档综艺和陶婉对线的时候,真相就会大白。

至於陶婉提到的《浮夸》是別人代写的,而且还表示已经找到了帮自己代写《浮夸》的人,更是无稽之谈。

苏鸣有一百种方法证明这首歌就是自己真正的“原创”。

毕竟,你说写歌这件事,谁能比得过一个自带曲库的人?

心里有了应对的方法,苏鸣看底下一些网友们的留言,都觉得可爱了不少。

【我就说嘛!明显那个叫苏鸣的那首《浮夸》就是提前准备的,风格和他之前写得那些歌完全不一样!】

【对对对,我也看出来了,现场写歌,还能这么熟练的演唱,换成谁都做不来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