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 章 你不想你家人有事吧(1/2)

办公室里,李毅飞还在思考之后具体怎么操作的事时。

办公桌上的固定电话骤然响起,来电显示“市环保局赵局长”让他眉头微动。

李毅飞接起电话,语气不自觉放缓:“赵局,这个点来电,有要紧事?”

“不是好事,给你透个底。”赵局长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隔著电话线都能感受到他的紧张,“刚接到省里紧急通知,下周要派督查组来古城,名义上是检查环保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李毅飞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一顿:“省厅的督查为何这么突然?之前完全没有风声。”

有人在省厅会议上提出,说有人反映环保补贴发放『不规范』,可能存在『人情款』。

赵局长嘆了口气,“省里有人开会时就明里暗里说你『年轻气盛,办事不讲分寸』,把企业逼得太紧。

这次督查,八成是衝著你来的。”

掛了电话,李毅飞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轻敲膝盖。

这是嗅到了危险,想要先发制人——以“督查资金”为名,只要找到半点瑕疵,不仅能否定白水的环保成果,甚至能反手给他扣上“滥用职权”的帽子。

思绪未落,陈建国抱著一叠厚厚的材料推门而入:“书记,这是半个月来的环保整改台帐,所有企业的验收报告、整改前后对比照片都在这里,还有財政局那边的补贴发放凭证,每一笔都有签字和审计记录。”

“放桌上吧。”李毅飞抬眼,语气果断,“再去对接两件事:第一,把所有企业垫资购买设备的发票复印件和银行转帐记录整理好,按企业名称分类,標註验收合格时间;

第二,让財政局出一份专项资金使用说明,重点写清楚『先整改后补贴』的流程,附上省厅相关文件依据,確保每个环节都合规。”

陈建国立即反应过来:“有人要查补贴发放?”

“省城下周来督查。”李毅飞直言不讳,“我们得把证据做得滴水不漏。”

正当此时,周天宇拿著文件袋匆匆进来,脸色凝重:“书记,諮询公司那边有新发现。

他们为王海公司提供『环保顾问』服务时,收取了20万『服务费』,这笔钱没有进入公帐,而是转到了一个叫『张磊』的个人帐户——经查,此人是刘处长的外甥!”

李毅飞眼神一锐:“亲属关係能確认吗?有没有资金往来的证据?”

“已经核实,张磊的母亲是刘处长的亲姐姐。”周天宇抽出一份材料,“去年张磊曾在白水註册建材公司,因环评不合格被拒。

当时审批科王科长说,刘处长亲自打电话要求『通融』,这段通话还有录音。”

录音笔里传出王科长的声音:“刘处长说张磊是他『朋友的亲戚』,让我在环评审批上放宽標准。

但那份报告根本不合格,我没敢签字,后来公司就註销了。”

101看书 看书认准 101 看书网,101????????????.??????超给力 全手打无错站

李毅飞关掉录音,指尖在桌上轻叩:“证据链越来越完整了。

明面上,把諮询公司和王海、张磊的转帐记录、偽造的检测报告整理好,报市纪委立案;

暗地里,查清张磊所有银行帐户,特別是与刘处长和空壳公司的往来。

这件事只能由你最信任的人去办,务必保密。”

周天宇刚离开,公安局长的电话就打了进来:“书记,第三检查组在建材厂周边巡逻时被不明身份人员跟踪,还收到了威胁纸条,写著『別多管閒事,小心家人』。”

李毅飞脸色骤沉:“是针对检查组,还是针对刘处长的案子?”

应该是衝著刘处长案子来的。跟踪车辆用的是套牌,我们正在追查。

公安局长答道,“已经加强检查组和您家人的安保力量,学校周边也增加了巡逻岗。”

“不仅要加强安保,更要查出幕后指使。”李毅飞语气冷硬,“从套牌车轨跡入手,调取周边监控,重点排查与张磊、刘处长有关联的人员,特別是諮询公司的员工。”

陈建国忍不住插话:“刘处长这是狗急跳墙了。咱们要不要先把证据报给省纪委?免得夜长梦多。”

“再等等。”李毅飞摇头,“现在的证据只能动张磊和諮询公司。

要扳倒刘处长,还缺他直接受贿的证据。

伊副省长提醒过,刘处长在省厅有靠山,必须连根拔起,否则后患无穷。”

这时,李毅飞的手机响起,是伊副省长的微信:“省厅督查组下周三到白水,刘处长会提前一天来『了解情况』。

注意他可能会私下找企业谈话,让你的人提前打好招呼。”

李毅飞回覆:“已安排环保局与企业对接,强调实事求是匯报。

周天宇查到刘处长的外甥与諮询公司有资金往来,还有他打招呼办环评的录音,证据链正在完善。”

伊副省长很快回覆:“证据务必扎实。省纪委已经打过招呼,等你材料齐全后直接报给他。”

放下手机,李毅飞走到窗边。夜色渐浓,县委大院的路灯逐一亮起,远村的灯火在黑暗中闪烁。

他想起村民拿著枯死稻穗时眼中的焦急,更想起渠水復清后百姓脸上的笑容——这些,都是他不能后退的理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