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 章 深海造船厂所见所闻(2/2)
看著眼前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听著繆俊杰充满底气的介绍,李毅飞紧绷的神经稍稍鬆弛了一丝。
至少,这里不像海洋重工那样彻底躺平。船厂能维持运转,有產值,有工人干活,这就是一个好的基础。
他甚至在宣传片里几个老工人专注的神情中,看到了一丝久违的工匠精神。这让上午积鬱的阴霾驱散了些许。
“很好,繆董事长,深海造船厂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李毅飞看完宣传片,给予了肯定。
这让繆俊杰脸上笑容更盛。
然而,李毅飞话锋一转,语气平和却带著不容置疑:“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繆董事长,带我们去一线生產现场看看吧。我想亲眼看看咱们的工人兄弟是怎么把钢铁变成巨轮的。”
繆俊杰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立刻应道:“当然!李县长请!各位领导请!”他侧身引路,动作流畅自然。
一行人乘坐厂內通勤车,穿过巨大的厂区,来到江边的一號船坞。
巨大的轰鸣声、金属的撞击声、刺耳的切割声瞬间扑面而来,震耳欲聋。
空气中瀰漫著浓重的铁锈味、油漆味和江水的腥气。眼前的景象,与宣传片里呈现的宏大激昂別无二致:
船坞里,一艘巨大的散货船骨架已经成型,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
数百名工人分布在各个作业面:高耸的脚手架上,焊工们手持焊枪,刺眼的蓝色弧光此起彼伏,飞溅的焊如同雨点;
巨大的分段在巨型吊车的精准操作下缓缓移动、合拢,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铆工挥舞著沉重的工具,敲击声鏗鏘有力;油漆工穿著防护服,在巨大的船体表面喷涂……整个船坞如同一个巨大而有序的钢铁交响乐团,每个人都专注在自己的“乐器”上,演奏著力量与秩序的乐章。
没有閒聊,没有散漫,只有专注的目光和汗水浸透的工装。
李毅飞走在搭建在船体旁的临时通道上,近距离感受著这工业的脉动。
江风带著湿气吹拂著脸颊,巨大的噪音反而让人感到一种真实的活力。他紧绷的脸上,终於露出了一丝真切的讚许。
“繆董事长,管理有方,工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很好。”李毅飞在巨大的噪音中提高了声音。
繆俊杰脸上带著自豪:“谢谢县长肯定!我们一直强调安全生產和效率质量並重!”
走到一处相对开阔的平台,李毅飞停下脚步,目光扫过忙碌的工人,看似隨意地问道:“繆董事长,我看咱们船厂规模这么大,需要的零配件数量肯定惊人。
像一些非核心的铸件、阀门、管件之类的,是本地配套供应,还是从外地採购?”
这个问题似乎戳中了什么。繆俊杰脸上那完美的职业化笑容瞬间僵硬了零点几秒,虽然很快恢復,但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尷尬和无奈。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在噪音中显得有些飘忽:“李县长,实不相瞒,以前我们確实大力扶持本地配套企业,像阀门、泵体、一些標准铸件,都优先考虑本地厂家。
但是……”他嘆了口气,语气变得沉重,“近些年,本地供应的配件……质量下滑得太厉害!交货期也保证不了!次品率高,返工成本巨大,严重拖累我们的生產进度和船舶质量!
我们也是被逼无奈,为了保证质量和信誉,现在大部分关键配件,只能捨近求远,去沿海工业基础好的地区採购。
这运输成本……唉,確实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惋惜和一丝对本地配套“恨铁不成钢”的怨气。
李毅飞默默听著,眼神深邃。繆俊杰的抱怨,让他瞬间联想到海洋重工那些粗糙的废品零件和低下的合格率。
阳兴县的工业生態链,恐怕已经病入膏肓。龙头企业的深海造船厂尚且被拖累,那些下游的小配套厂,情况只会更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死结。
参观继续进行。李毅飞看得非常仔细,从船体焊接质量到管线铺设,甚至留意了工人的防护装备和现场安全標识。
当一行人走到靠近江边污水处理站附近时,空气中除了铁锈油漆味,似乎还隱隱夹杂著一丝若有若无的、难以形容的化学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