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 出发红河(2/2)

“不能这么算了!”王老十吼得更大声,唾沫星子乱飞,“咱有老太爷坐镇!怕他个鸟!这几天京城开大会,那些官儿最怕这时候掉链子!

要我说,咱直接奔京城去!闹他个天翻地覆!看他们给不给钱!敢拦?”他斜眼瞅了瞅上头闭目养神的仨老头,阴惻惻一笑,“咱就把老太爷往他们那衙门大门口一搀!风吹日晒的,看谁敢动!动一下,咱就喊打死人!看谁耗得过谁!”

底下顿时一片嗡嗡的附和声,七嘴八舌,核心思想就一个:钱!闹!祖宗开路!

坐在上首主位的王家老大(庄里推的“总瓢把子”),看著下面群魔乱舞,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腾”地站起来,手往下一压,祠堂才勉强安静。

“吵吵什么!天塌了?”王家老大声音不高,但带著股狠劲儿,“老六老九老十说的,在理!

新班子不给咱脸,想赖帐?那就是不把咱大王庄,不把老太爷放眼里!这口气,咽不下去!”

他眼珠子扫过眾人,跟刀子似的:“大会期间,就是咱的机会!他们怕啥,咱就干啥!去京城!必须去!而且要快!

至於怎么去……”他顿了顿,看向仨活祖宗,“还得辛苦几位老祖宗,给咱庄的子孙撑腰!老规矩,往那门口一坐,就是咱的『免死金牌』!看谁敢放个屁!”

“好!”“听老大的!”“就这么干!”祠堂里一片鬼哭狼嚎。

可仔细看,王老六琢磨著多讹点钱盖新房,王老九盘算著翻自家鱼塘的旧帐,王老十想著趁机在庄里立威……全是各怀鬼胎!

所谓的“团结”,就是一群乌合之眾被贪婪暂时捆一块儿了。

他们压根没想过,自己这点撒泼打滚、挟持老弱的“三板斧”,在真正的铁拳面前,就是个笑话!

要不是那位远在天边估计肠子都悔青了的“大佬”还剩那么一丝丝旧情分,他们连红河镇都走不出去!

看不清自己几斤几两,把地痞手段当护身符,离死,也就不远了。

时间像被狗撵著,嗖嗖往前跑。

两天,眨眼就没了。

约定的日子,到了!

通往大王庄的各条道上,看著风平浪静,实则暗藏杀机。

几辆灰扑扑的麵包车像王八似的趴在不起眼的角落,车窗黑得跟墨镜似的。

车里,王卫东亲手挑的精锐,眼珠子瞪得溜圆,盯著路上每一个可疑人员。

汽车站里,“热心工作人员”比平时多了好几倍,眼神跟探照灯似的。

高速路口,警车虽然没闪灯,但就跟门神似的杵在那儿。

一张由王卫东亲自织就的“天罗地网”,悄无声息地罩了下来,把大王庄和那几个跳得欢的,死死按在了锅里!

李毅飞这边也磨好了刀。他让柳钢提前给大王庄递了话,说今天县纪委李书记、组织部柏部长、政法委王书记三位大佬联袂“下乡调研”,“倾听民意,解决困难”。

话说的漂亮,既是安抚,也是警告,更是为了能有个“体面”的由头进村。

有些脓包,不亲手捅破,永远不知道里面烂成啥样,也不知道该从哪儿下刀子。

大清早,三辆黑色轿车,带著一股肃杀之气,驶离了县委大院。

打头的是李毅飞的座驾,稳得像块铁疙瘩。第二辆坐著柏丁仪,她今天换了身利落的深色裤装,头髮扎得一丝不苟,少了点嫵媚,多了份干练的英气,眼神沉静得像深潭。

第三辆是王卫东的,这位政法委书记脸绷得像块铁板,眼神跟刀子似的,隔著车窗都能感觉到那股煞气。

三辆车,载著决定大王庄命运的“三巨头”,杀气腾腾,直奔那个无法无天的村庄。

车轮碾过雨后泥泞的土路,扬起一阵土腥味儿。

李毅飞闭著眼,手指头在膝盖上无声地敲著鼓点,脑子里飞快地预演著各种可能:哭嚎?撒泼?还是冷暴力?

柏丁仪则看著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琢磨著怎么撬开那些可能被架空的村干部的嘴。

王卫东则捏著加密对讲机,声音压得极低,不断確认著:“路口a,无异常。”“车站,目標无外出。”“高速口,一切正常。”

大王庄,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像个沉默的哨兵。树下空荡荡的,只有几条土狗懒洋洋地趴著,看见车队,也只是抬了抬眼皮。

整个村子,透著一股诡异的死寂,连炊烟都稀稀拉拉。空气里瀰漫著无声的对抗和浓得化不开的敌意,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