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校长室的心声(2/2)

他立刻微微躬身,恭敬地问候:“校长好!书记好!伊院长好!陈院长好!”声音带著年轻人特有的清朗,也透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毅飞同学来了,快请坐,別紧张。”书记微笑著指了指伊院长旁边的沙发空位,態度和蔼,试图缓解他的侷促。

李毅飞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只坐了半个沙发,姿態恭敬而端正。他能感觉到四道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带著探究和期待。

书记作为开场,温和地问道:“毅飞同学,刚才我们听伊院长聊起你在经济学方面天赋异稟,尤其是在金融投资实践上,有非常突出的表现。我们几个老傢伙都很好奇,想了解一下你目前在股市投资方面的具体情况。方便跟我们说说吗?”

李毅飞心里“咯噔”一下,瞬间明白了这次召见的缘由。他暗自有些哭笑不得:“这几位大佬,日理万机,怎么突然对我的股票帐户感兴趣了?”

但面上丝毫不显,保持著谦逊谨慎的態度,斟酌著回答:“谢谢领导关心。这个……確实是在学习之余尝试做了一些投资,算是……小有收穫吧。”

这个“小有收穫”的回答,让在座的四位阅歷丰富的大佬都有些忍俊不禁,又颇感无奈。

这小子,是真以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还是故意在低调?

伊院长忍不住了,带著长辈的亲切和师长的直接,点破道:“行了,你小子!就別在我们面前藏著掖著了。

你以前给我看的那些记录,我们都知道了。在座的都是关心你发展的师长领导,你就实话实说,把你的真实情况,特別是现在的资金规模,详细说说。让大家也看看咱们燕京大学培养出的经济奇才到底有多厉害!”

话已至此,李毅飞知道再谦虚就显得虚偽了。

他定了定神,迎著四位领导殷切而严肃的目光,清晰地、如实地回答道:“各位领导、老师,既然伊院长都这么说了,那我如实匯报。

截止到今天收盘,我个人在a股、港股以及部分海外市场的证券帐户內,持有的股票、基金等金融资產总市值,经过初步估算,大约在350亿左右。”

他略作停顿,补充道,“除此之外,个人名下在国內有一套位於海淀区的別墅,一座位於二环內正在进行最后修缮收尾的四合院,一辆代步用的宝马轿车,市值大约200万。另外,银行活期和短期理財中,还有大约3000万左右的流动资金备用。”

“多少?!”

“三……三百五十亿?!”

“嘶——”

李毅飞的话音刚落,办公室內的温度仿佛骤然下降了几度!校长、书记、伊院长、陈院长,四位在各自领域都堪称泰山北斗的人物,此刻齐刷刷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巨大的震惊让他们瞬间失语,脸上写满了极度的不可思议,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荒诞不经的神话。

350亿!人民幣!

这是一个在2008年足以让任何人头晕目眩的天文数字!要知道,当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一万多元。

这笔財富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在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已经站在了財富金字塔的最顶端!股神?这个称號似乎都显得不够分量了!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著办公室,时间仿佛凝固了。只有墙上掛钟的秒针在“滴答、滴答”地走著,提醒著人们现实的流逝。

校长首先从巨大的衝击中找回一丝理智,他的声音带著前所未有的凝重和確认:“毅飞同学,你……你確定这个数字?没有计算错误?或者……有其他解释?”

他的语气並非质疑人品,而是这事实本身太过超越常理,让人本能地需要反覆確认。

李毅飞理解领导们的难以置信。他没有多言,直接拿出隨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动作利落地登录了几个不同的证券交易平台和资產管理后台。

他没有展示具体的操作记录,而是直接调出了几个关键帐户的总资產概览页面,並將屏幕转向四位领导。

“各位领导请看,这是主要几个帐户的实时总资產估值匯总,数据由交易系统和託管银行提供。”李毅飞平静地说道。

四颗头颅立刻凑近了屏幕。那屏幕上显示的一长串令人眼繚乱的数字,以及后面跟著的清晰无误的货幣单位“cny”,像一道强烈的电流,瞬间击穿了所有残存的怀疑。

他们看到了不同市场、不同帐户下那累积起来足以撼动人心的天文数字。儘管早有心理准备,但亲眼所见带来的视觉和心理衝击,远比听闻更加震撼!

“这……”

“老天爷……”

“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

办公室里再次响起压抑不住的惊嘆声。四位领导的目光在屏幕和李毅飞年轻而平静的脸庞之间反覆游移。

最终,所有的震惊都化为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眼前这个学生,不仅拥有著顶尖的学术智慧,更具备著一种近乎点石成金的、神乎其技的经济实践能力!他就是一个行走的金融奇蹟!

书记缓缓坐直身体,深深地看了李毅飞一眼,那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震撼、欣赏、期许,还有一丝对这份巨大能量如何引导的慎重。

他打破了沉默,问出了一个关乎未来的核心问题:“毅飞,你……拥有如此惊人的財富和超乎常人的能力,你对未来,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和想法吗?”

问题回归到人生选择。李毅飞的神情变得格外认真和庄重。他早已深思熟虑过这个问题。

“各位领导、老师,”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带著超越年龄的沉稳,“这个问题,我確实反覆思考过很多次。

对我来说,在燕大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各领域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生活中,也幸运地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財富。

然而,我时常在想,如果拥有了这些知识和財富,仅仅是为了个人去创办一家公司,追求更大的商业成功和更多的利润,那是否……辜负了国家对我的培养,也辜负了母校燕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承?”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四位凝神倾听的领导,继续道:“现在,这些財富对我个人和家庭而言,已经远远超出了『够用』的范畴,几辈子也消耗不完。

物质上的丰裕,不应该成为人生的终点。我时常感念於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感念於学校提供的顶尖平台和师长们的悉心栽培。

因此,我觉得自己肩负著一种责任——一种应该运用所学所能,回馈国家和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復兴,为全体人民早日实现共同富裕、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鏗鏘,清晰地吐出了自己的志向:“基於这样的思考,我的理想和规划是:考取中央选调生,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从基层做起,投身於国家治理和公共服务事业之中。

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为国家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话音落下,办公室里再次陷入安静。但这次不再是震惊的沉默,而是被一种深沉的感动和由衷的讚许所取代。

校长、书记、伊院长、陈院长,四位阅歷深厚的领导者,此刻看向李毅飞的目光,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和激赏。

他们从他的话语中,听到的不是少年得志的轻狂,而是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在拥有如此巨额財富后,依然选择投身清苦且责任重大的公共服务,这份赤子之心,尤为珍贵。他的选择,完美契合了国家对於栋樑之才的期望。

几位领导再次默契地交换了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肯定的光芒。

校长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极其满意的笑容:“好!说得好!毅飞同学,你的志向和格局,让我们深感欣慰,也深受鼓舞!”

书记紧接著补充道,语气郑重而充满期许:“立意高远,心繫家国!这正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青年才俊的模样!中央选调生的道路,非常適合你!以你的学识、能力和这份赤诚之心,完全有资格,学校也必將全力支持你的申请和推荐!”

书记的目光充满信任和鼓励:“还有两年时间,你要继续稳扎稳打,在法学、医学以及其他你感兴趣的领域也要深入钻研,融会贯通。

知识面越广,根基越深,未来能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我们希望,两年后,能在你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现场,亲自见证你学术生涯的又一个巔峰时刻!”

李毅飞站起身,面向四位师长领导,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的脸上洋溢著坚定和自信的光芒:“请各位领导、老师放心!我在此郑重承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定当更加刻苦努力,不断巩固、拓展、深化所学知识,绝不会有丝毫懈怠!我会时刻铭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为自己的梦想,为不负学校的培养,为能早日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全力以赴,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