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隨手一分,结果对了(2/2)
“放心吧,物超所值,笔记本电脑就是干这个用的,没事!”
面对自己的父母,沈浩满脸笑容。
沈成钢见到自己儿子没在乎自己的话,一脸的不愿意,迈步走进橡塑机械厂,立马被镇住了。
弗斯特跟前的空地上面停著的都是来等待拿货的车子,院子內全部搭上了棚子,二保焊机的声音震的耳膜都疼,电火喷溅的到处都是。
一排排电柜排列整齐,仓库管理员拿著单子,专门的工人对柜子进行打包发货,物流公司的叉车就跟长在了弗斯特一样。
凑够一车对方就发货,一个托盘整齐的摆放在出货口位置。
让沈成钢更加没想到的是,在鈑金车间的后身,一帮电工正在装配电箱,工人们拿著电动工具安装空开,导线,按照电路图进行测试。
沈成钢从来没想过自己家的公司还能够做这些业务,里面有些柜子对方认识,是控制柜,有一些是ggd,还有一些是配电柜,另外一些就彻底不认识了,密密麻麻的导线非常规整。
柜门上安装著各种仪器仪表,沈成钢看了几个都不认识。
“这都是什么活?”
沈成钢都不明白沈浩的业务怎么忽然增加了这么多,不是说好的就是工具机和转向泵加上橡胶件么,增加了一点鈑金,对方尚可以理解,怎么忽然增加了这么多陌生的產品。
“这是我们的电气部门,都是我们接的外地的单子,很多客户本来是在我们这边做鈑金电柜,
见到我们工厂有电气部门,索性把电器也包给我们了。客户都是一些小型的装备製造工厂,他们的电器柜自己做不来。”
面对父母,沈浩並不多解释,每一台工具机都有一个电柜,这是標配。
当下市场上太多的小型设备製造厂,自己根本不具备设计製造能力,养电工哪里还有利润,所想全部外包,回去组装一下走量。
当然还有一些新兴的装备製造公司,和沈浩做的是一样的整套设备,一套设备至少二十个电柜起步,自己做不值当,全部外包给沈浩。
沈浩就是瞅准了这个市场,利用网络媒介刚刚兴起吃一波红利。
事实证明,市场都是给先知先觉者准备的,刚刚沈浩开始承接业务,订单就开始呈现並喷式发展,尤其那些从弗斯特购买橡胶件的小型设备製造商。
业务员拿著电话单子挨个打过去,十个里面至少有一两个有配电柜需求。
什么叫做业务拓展,只要你的服务够好,渠道够硬,订单自然会来。
到现在,沈春萍还没接到大单,就是因为对方不懂得这个道理,
“浩浩,你汽车件不是做的好好地么,做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干什么呢?你看看现在工厂这个乱!”
沈成钢在工厂转悠一圈就走了,显然有些不满意,因为沈浩做的事情对方又看不懂了。好不容易看到沈浩开始专注做汽车方面的事情,现在又增加了雷射切割,接著鈑金,然后电器柜。
沈成钢现在不知道沈浩到底想要干什么,上个月对方刚刚和家乡的同乡会商人们吹牛,沈浩做汽车行业的產品多牛,现在附件產品做的似乎比汽车產品都牛,对方感觉有些打脸。
吕秋燕深知自己老伴儿的脾气,这才留下和沈浩小声说道。
按照两口子的想法,专注攻关汽车行业才是王道,其实不光两人,沈浩何尝不知道。
妈,整个橡塑机械厂的主要负责人都是我从液压件厂招聘来的,现在液压件厂正在进行权力交接,他们厂的那些关键技术人员离岗的话,我要一个一个挖来。”
“现在工厂的这些人呢,和那些关键的技术大牛都有关係。液压件厂是全国第一台汽车助力转向泵发明和製造的地方,这些年从液压件走出来进入主机厂的人超过五十个。”
“我和我姐姐一样,每天二十四小时跑客户,哪怕一年都在客户那边跑关係,顶不上液压件的技术大牛到主机厂去一趟,甚至这帮人能够直接拿来订单。”
“这些人吧,我得先养起来。让先来的这批人在我这赚到了钱,那些技术大牛才愿意来我这,
然后市场才能够打开。指望著我们一个小小的民营企业打开这些大国企的市场,你或者我爸谁行?”
“和液压件相比,我们只能拼一样,工资待遇!我要让这帮人主动来找我,带著订单来找我,
那才是我们真正打开汽车市场赚大钱的时候。別人不说,侯讯波,流体公司的大牛,这次我去福田您真的以为是我打开的市场么?是人家知道侯讯波在我这呢,才给的订单。”
“所以,您二位都別著急,这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得用杂件赚的钱养这帮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然后依靠汽车行业赚大钱,不然就这点杂件的钱我沈浩看得上?切!”
看看母亲,沈浩耐心地给解释。
吕秋燕第一次听到沈浩的计划,这才明白沈浩的门道。
想来想去似乎真的是这么回事,汽车行业没有技术大牛的引荐,根本没有机会做任何事情,前些年沈成钢曾经试图去其他转向泵工厂拜访,人家技术人员根本都不见。
今天恰好工厂发工资,一帮工人拿著工资笑的那叫一个灿烂,和曾经的博大橡胶厂形成鲜明的对比。
刚刚那个电柜车间的主任柳银河,此时的笑容也十分灿烂,虽然只来了几天,发到手的工资比在液压件厂干一个月都多,因为五险一金没转过来,公司把这部分钱给对方发到手了。
“那咋不跟你爸说一声呢?没看出你爸现在不高兴?还有家里那么多间房子,你整天不著家,
对你爸有意见啊?”
终於知道了沈浩的真实目的,吕秋燕彻底放心了,对著沈浩一阵作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