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这么大一锅疙瘩汤,你跟我讲是猪吃的?(2/2)
“一看到小美女,特別是太妹滴,我知道我无能为力~”
“牛皮!”
刘斌脱口而出,这帮网友离人很远,但是离神很近,真是家里请什么都没用了。
但他自己也忍不住跟上节奏,发了一条评论:
“铜锣湾,陈浩南大手一呼號,会实现最净的街道。
有了浩南力量,铜锣湾变更强,洪星不可阻挡,铜锣湾才能成长~”
万朝古人听著视频上放出了一首首歌曲。
(歌是放出来了的,但是歌词太长不想写。)
在悦耳倾听的同时也在盯著视频的弹幕,全程见识了一场什么叫弹幕不语,只是一味变脸。
不断从“这也能输?”“那没办法了。”之间来回切换。
“这就是后人们平日里听的歌曲吗?与我们平日在教坊里听的有所不同呢,虽有押韵,但更像是白话文唱出来的。”
“这个叫周杰伦的人也是个人才呀,写了这么多首歌次次都能排第二,只是可惜他前面的歌確实比他更好听一些,输了也不冤。”
“寓意也好,特別是那首叫《稻香》的。”
周围的几个古人都认同的点了点头,通过刘斌的视角,万朝古人了解到了未来的世界。
深深被后世的科技、建筑所震撼,让他们对后世百姓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与羡慕。
然而却迟迟无法產生一次共鸣,因为他们根本无法理解那个世界。
无法理解他们的交通工具没有马拉是怎么开动的?
没有火的灯又是怎么点亮的?
人人都有书读又是怎么做到的?
这些在现代人眼里稀疏平常的东西在古人眼里简直就是无法解释的神跡,唯有这《稻香》歌词之中所描绘的世界才是他们所熟知的。
沿著河道追逐、在田野里抓蜻蜓、靠在稻草人上睡觉,无数农村孩子就是这样在田野里玩耍长大的。
令他们深深怀念,心神嚮往。
大唐,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诗人忽然有感而发,作诗一首:
《阡陌香》
蟋蟀鸣野旷,清溪绕村旁。
穡夫勤耕忙,秋实盈廩仓。
稚子逐斜阳,纸鳶趁风扬。
世途多踉蹌,且將尘鞅忘。
故园炊烟长,犹存旧醅香。
折苇作笛响,臥看云徜徉。
……
发完评论后的刘斌很快便將目光投向了下一个视频。
很快,光幕上的视频发生变化:【地里的番茄熟了,今天做一锅番茄燉牛腩。】
【视频上,一个男子站在一口大锅前,锅里已经烧好了,滚烫的热油。
他的面前还摆著一大盆大小不一的番茄。
“粉丝们,今天给兄弟们做一锅番茄燉牛腩。”
“首先將番茄的一家老小倒进去。”
只见他面前的番茄被他倾倒而出,全部都倒进了锅里,新鲜的番茄在油锅里“噼啪——滋啦”作响,混著油香的白雾轰然腾起,锅铲一翻,那声响便裹著焦香,从屏幕里头直衝视觉。
“差不多了,接下来让我们把牛腩加进去一起煮。”
等將番茄炒至软烂,男子又拿起一大块牛腩,放入锅中,並且不断往锅里加水,直到没过了大锅3/4为止。
“接下来先让他在这里慢慢燉,我们把其他的菜处理一下。”
將正在燉煮的番茄牛腩盖上锅盖转身到另外一边,拿出五六颗大白菜和十几根胡萝卜,清洗乾净,切碎切片,加入锅中。
这还没完,他又很快拿出一大盆麵粉,將面和成稀状,用漏斗筛网滴入锅中,製作成了一份番茄牛腩疙瘩汤。
又过了五六分钟后,见锅里的食材已经熟的差不多了的男子一筷子將牛腩插了出来,放入自己的盆中。
“牛肉兄弟们咬不动,捞起来自己吃。”
接著用勺子舀了一勺番茄疙瘩汤到自己碗里。
再將剩下的疙瘩汤倒入另外一个桶,搬运到不远处的猪槽。
在一声“兄弟们,开饭了”的大吼声中,远处丛林里跑出了无数头肥头大耳的黑猪,冲向猪槽埋头干起了饭。
而他,则在另外一边和自己的狗狗享用起了的正宗《番茄牛腩疙瘩汤》。】
“……”
目睹整个过程的万朝古人,集体沉默。
过了许久才反应过来,这视频中男子所喊的兄弟们指的是猪。
刚刚製作的那一堆美食也不是给人吃的,而是给猪吃的……
给猪吃的……
猪吃的……
吃的……
的……
万朝古人直接破防,当场泪目了。
这后世的猪吃的也太好了吧?为了做一顿饭给他们吃,竟然下了那么大的成本!
那一大块牛腩你煮了自己吃也就算了,可是那番茄,那白面,还有那一大锅油和许多的萝卜白菜,居然全部都拿来餵猪了!?
天杀的,那白面可是精粮啊!
平日里他们一年都不一定能吃上一回,可这后人居然拿来餵猪,这也未免太奢侈过头了吧!?
就连那些古代皇帝也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后世的粮食產量很高,已经做到了衣食无忧,甚至温饱有余的程度,可就算是这样连猪也吃得这么好,也未免有些太夸张了吧?
那些猪的个头少说也有两三百斤,比他们时代的要大了好几倍,难怪他们人人都能吃肉。
……不过以这么个餵食成本,他们能赚到钱吗?
评论区:
“一开始以为是给人吃的,后来以为是给猪吃的,最后:哦,原来是一起吃的。”
“之前有人说猪吃饲料,我们吃猪为什么不省去步骤直接吃饲料,现在他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猪是粮食转化器,把素的变成肉。”
“猪和人是很相近的物种,包括食性,理论上来讲,只要是猪能吃的人也能吃。”
“你好,给我来一碗。”
“闪开,你们这些臭猪吃得明白吗?让我吃!”
“这一顿,跟我的减脂餐挺像的,不过我的减脂餐一顿要三十块。”
“你的减脂餐未必有它的丰富。”
“呜呜,过分了,这么好的番茄居然拿来餵猪了,我这番茄已经两块钱一斤了。”
“这猪的餵养成本是不是太高了?这样子真的能赚回钱吗?”
“博主是住在深山老林里的,种的蔬菜作物运到城里卖成本都收不回来,做成饭给猪吃是最划算的,这些猪单纯只是吃了时代的红利而已。
如果不是人也要吃,甚至连洗都不用洗,直接乱燉。”
——单纯只是吃了时代的红利而已。
一句话把万朝古人都给直接整破防了,使得他们更加羡慕后世的生活了。
“这些猪算是吃得好的那一批了,一般养殖场的猪都是用玉米大麦高粱米糠之类的作物打磨成粉製作而成的饲料餵养的。
有时候也会给猪餵食一些豆粕,那是大豆榨油后的副產品,猪吃了容易长膘。”
就算是这饲料,吃的也不差呀。
无数古人看得一阵心疼,这么好的粮食,居然就这么拿去给猪吃了。
给他们的话完全能够用来充当军粮。
你都不知道將豆粕混入麵粉之中烤制而成的大饼有多香,只需要两块就能够顶一整天的劳作,光是想想就让人嘴馋。
“你们说如果给诸葛亮无限提供这样的一顿疙瘩汤,北伐能成功吗?”
“1800年了,大家还是那么想丞相贏。”
啊?
让我们天天吃上这样的一顿疙瘩汤去北伐?
这种事情是我们能想的吗?
跟隨著诸葛亮北伐的將士们瞬间便沉浸在了幻想之中。
如果自己能够天天吃上这样的料理去打仗,那么別说是北方成功了,汉朝將会变得比歷史上更加伟大!
北极也是北呀!丞相!
曹魏、东吴两国的將士们也嘎住了。
要是诸葛亮真能提供这样的食材给士兵充当军粮,那么他们现在要考虑的就不是怎么抵御蜀汉的大军了,而是考虑怎么让自己阵营的士兵不被策反!
大汉两次覆灭,已歷四百余年。
想不到在2000年后的世界,居然还有那么多人希望诸葛亮能贏,三造大汉。
他就那么能得人心吗?
如若诸葛亮真能三造大汉成功你知道这对於歷史会意味著什么吗?
西汉主脉才能当皇帝,东汉支脉也能当皇帝,季汉有刘家血统就行……
再这样下去,条件就会逐渐放开,到后面也许就变成了:
赵汉(北汉):母系祖上是汉就行
宋汉(南汉):祖上是汉的弟弟也行
唐汉:父亲是汉人就行
宋汉:是汉人就行
元汉:汉化就行
明汉:一开始旗號是汉就行
清汉:大部分人口是汉人就行。
最终所有朝代皇帝无论姓甚名谁,其国號都必须是“汉”无人能改。
他们这些屹立千年的世家及外族,可就真没有出头之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