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假如绍宋是真实的歷史会怎么样?(2/2)
北宋末期。
刚刚经歷了靖康耻的百官正在研究赵氏族谱,犹豫著该选哪个赵氏嫡子来继承宋朝大统。
而现在看到了赵玖在歷史上的功绩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抗金国,扫女真,定大理,灭西夏,开创歷史上第4个大一统王朝,建立封建王朝巔峰。
单凭这些功绩,就算是和当年的李世民相比也不遑多让啊!
“快!快!快找找看徽宗陛下的儿子里面有没有一个叫一个赵玖的!”
百官慌忙地翻阅起了赵氏族谱。
结果翻了个遍也没能从徽宗20多个儿子里面找到一个名叫赵玖的人,为了巡查仔细,他们甚至还从旁系的族谱中去寻找,结果翻阅了半天还是没能找到。
这令他们都急了。
如今国难当头,没有赵玖这么一个优秀的官家带领他们抗金,他们以后可该怎么办啊?
老天爷,您能不能给点提示?
让我们去找找这位赵宋官家是出自哪里?
眾人期盼的看著屏幕。
“一根玉腰带拴住了跋扈烈马,半只鸭子餵饱了吞金巨兽,八公山力挫金兀朮,尧山对射阵斩完顏楼氏,白马绍兴明天下之志,韩信墓前尽显帝王风范,武林大会论天下英雄,岳飞灭了夏,李彦先稳坐陕西,宗泽没有三呼过河,韩韩世忠也没有老死床榻,赵鼎主战,十年功成了,天家,一场好梦啊。”
天家,一场好梦?
为什么这么说?
难道说这赵玖並非是歷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是后人凭空造出来的?
得到这个猜想的大宋百官瞬间便陷入了失望之中。
那些平民百姓更是如此。
原本他们以为自己好不容易等到了黎明的曙光,结果这个赵玖竟然只是后世之人幻想出来的人物,並非真实出现在歷史上的皇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歷史本应如此,本该如此,本能如此,却非如此,绍宋最大的遗憾就是他只是一部小说,而非真实的歷史。”
“前面忘了,中间忘了,结局忘了,不管了,臣清斩杨沂中!”
“你们说,如果《绍宋》的故事是真实的歷史,那么歷史上会如何评价赵构呢?”
“那么弒亲就会成为明君的標配。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个千古一帝全他妈干过!”
“哈哈哈,秦始皇囚禁老妈,汉武帝杀儿子,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宋世祖更牛逼,老爹大哥一个都没放过,全杀了。”
“孝死我了。”
“据儿的死是因为我!?”
汉武帝脸色巨变,不可思议的看著。
自从他知道自己百年之后继位的皇帝不是刘据之后,他就一直很好奇。
刘据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
一开始他是猜测刘据和他爷爷一样,短命基因,年纪轻轻就死了。
天不假年。
没想到竟是因为我!
我杀了我儿子了!?
可是……
为什么?
刘据那么好的一个孩子,自己为什么要杀他?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不孝。”
“秦皇明明祖,酷烈残暴,唐宗汉武,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沧州赵玖,尧山弯弓射大雕。”
“赵构:写!赵构弒兄杀父!
史官:二圣死於风寒。
赵构:一字不改?
史官:史家敘事直书,一字不改!”
“分明就是二圣遭金人暗箭射杀,死前三次高呼:“我儿、我弟,当为尧舜!””
“如果是赵玖的话,那二圣確实该死於风寒了,至於怎么染的风寒,你別问,再问就不礼貌了。”
“韩世忠:“官家,我有九种方法迎回二圣!九种!””
“伏惟圣朝,以忠治天下。”
“吴承恩、施耐庵、辛弃疾:“我感觉自己一直都活在他的阴影下。””
“我觉得更大的可能性应该是歷史上会有人冒出一个提问:《赵构为什么保留自己南下巡游的经歷?》”
“根据野史记载赵玖南巡时,迫於时局把构字卖了,后来才改名为赵玖。”
“赵构为什么保留自己出使金国的经歷……这个好像更炸裂。”
“懂赵构是靠卖沟子当上的皇帝!”
大宋。
“赵构弒兄杀父!?”
看到这一句的时候,宋徽宗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惊恐。
虽然他已经知道那並不是自己真正的孩子了,但为以防万一。
自己还是留下一道圣旨,以后无论是谁来继承赵宋皇室大统也绝不能让赵构来当。
否则一个搞不好,万一真有个来自21世纪的穿越者把赵构给穿了可就不好了!
朕虽然不想大宋灭亡。
但朕更不想死啊!
东晋,晋文帝暗自庆幸,幸好这个赵玖只是个小说虚构出来的人物,否则的话歷史对他们晋朝的评价都不知道会变得有多糟糕。
估计会有一大堆后人说他们两晋之所以不行,就是因为以孝治天下,而不是像宋世祖那样——“伏惟圣朝,以忠治天下。”
孝是一点没有。
朱棣感到惋惜,这宋世祖怎么就不能是真实的歷史人物呢?
如果是真的歷史人物就好了。
那样的话,自己哪里还需要担心夺了侄子之位后遭到天下人的唾骂?
怕就算是自己早起兵十年,杀兄囚父,也未尝不能与宋世祖同享美誉。
另一明朝时空中,罗贯中正在编纂三国演义,刚刚写到秋风五丈原的內容他就写不下去了。
因为再往后根据歷史的走向,蜀汉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关羽败走麦城,张飞被下属杀害,刘备为兄弟报仇兵败夷陵,託孤诸葛亮,最后连诸葛亮都要秋风五丈原……
更可怜的还是姜维,他明明连刘备的面都没有见过,在阿斗投降了之后,还在拼命挽救大汉,最终失败,只能极不甘心的喊出一句——“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每每想起就感到一阵悲伤难过。
写不下去了……
再次抬头看向光幕。
这南宋的歷史都有后人用小说来弥补遗憾,那我改写一下这三国的结果是不是也可以呢?
歷史本应如此,本该如此,本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