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嬴政:「寡人的坟被人挖了?」(1/2)

【秦朝:9.6。】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寧!秦有锐士,谁与爭锋!”

“秦朝的贡献在於大一统,没法黑,至於焚书坑儒啥的,都是骗子术士。焚书对於当代来说確实可惜,让我们少了很多文献,强征徭役修长成、建阿房宫都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公子扶苏仁义若是不死,说不定还能有救,至少也不至於只传了14年就亡了。”

“如果不是胡亥太昏庸,秦朝怎么著也能多活个二三十年。”

“焚书那是把民间的书都烧了,皇家图书馆里可是有备份的,把备份烧了的是项羽。”

“明白人。”

“托秦始皇的福,如果没有秦始皇陵我们这些歷史学生都不知道上哪去找工作了,秦始皇陵可是帮我们解决了后世三十代人的就业岗位,以及每年1,000万人次的观光收入。”

“哈哈哈,確实,秦始皇陵已经被挖了50年了,也才挖出了个兵马俑坑,听说想要完全挖出来至少需要挖700年。”

“不愧是我迷人的老祖宗,不但奠定了后世2000年的格局,还为后世提供了三十代人的工作岗位!”

“感谢始皇帝,给了我饭碗!(哭)”

“冷知识:秦二世陵也在西安。”

“胡亥竟然还有陵?我还以为他被挫骨扬灰了呢。”

“胡亥对歷史还是有教育意义的,他的陵区在西安市中心旁边,还有居民楼,他旁边居民楼的人都会告诉自家孩子不准学胡亥。”

“千古第一败家子,谁会去学呀。”

……

秦朝。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寧!秦有锐士,谁与爭锋!”嬴政念出著这56个字,念完后忍不住发出狂笑。

“哈哈哈哈哈哈!这后世之人还当真是文采斐然,短短几十个字,竟然就把我秦朝的歷史和强盛给描写的淋漓尽致!哈哈哈哈哈!!”

嬴政的笑声在麒麟殿內外来回不断传盪。

台下眾臣也在恭维著他。

心里正洋洋得意,继续往评论区往下看,可越往下看他的脸色就越是阴沉。

后人承认了他的功绩没错,可是也在指责著他是一个暴君的事实。

骂他不顾当时平民百姓的死活,强征徭役害死了不少人。

可那自己也是没有办法的呀,秦朝建立之后作为一个王朝的君主,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秦朝境內的安全。

如果他不修那个长城。

中原的安全就没有保证。

不过这一切都没关係了,这是他曾经需要顾虑的问题。

他现在已经不需要为此而烦恼了,有了玉米土豆这些能够在极寒之地种植的作物后,他就能够把匈奴人的地盘变成大秦的领地!

让秦朝的领土再翻上一倍!

就在秦始皇信心满满的幻想著未来之时,他忽然间看到后人在谈论挖他陵墓的事情。

剎那间,嬴政仿佛遭到五雷轰顶,僵在了原地。

“……寡……寡人的陵寢……竟然被挖了!?”

嬴政焕然失神,呆呆的念叨著。

不但被挖了,还在那一边感谢他给自己提供了工作岗位,一边当作旅游景点去观光!

每年1,000万人次的观光旅游!!!

天杀的!你们就是这么感谢自己的老祖宗的!?

嬴政两眼一翻,差点没被气晕过去。

这条消息同样也被其他朝代的皇帝们看见了。

刘邦乐呵呵地看著:“哎哟,这政哥的坟墓修得也不咋地嘛,都被人给挖了。”

曹操若有所思:“哦,原来秦二世的陵墓在西安中心啊。秦始皇陵我不敢挖,这秦二世的我总可以挖挖看吧?”

赵匡胤:“果然陵墓不能修得太好,否则就得有盗墓贼光顾。还是简约一点好啊。”

刘彻:“秦始皇的陵墓居然都有人敢挖?那朕的该不会也……”

同为千古一帝,刘彻也为自己的陵寢问题產生了严重的忧虑。

担心自己会不会有哪一天也落得和秦始皇同样的下场?

……

……

……

现实世界中,刘斌本来在刷著各个朝代的王朝评分的。

突然看到了视频下方有一个同类视频推荐。

那上面评的是歷朝歷代的皇帝评分。

他对此提起了兴趣。

点进去查看。

【秦朝皇帝评分。】(评分取自虎扑)

【秦始皇-嬴政:9.6。

秦二世-胡亥:2.2。】

……

【汉朝皇帝评分。】

【太祖高皇帝-刘邦:9.6

汉惠帝-刘盈:5.6

汉前少帝-刘恭:4.0

汉后少帝-刘弘:3.1

汉文帝-刘恆:9.8

汉景帝-刘启:9.2

汉武帝-刘彻:9.6

汉昭帝-刘弗陵:9.0

汉废帝-刘贺:3.0

汉宣帝-刘询:9.8

汉元帝-刘奭:3.3

汉成帝-刘驁:2.7

汉哀帝-刘欣:2.9

汉平帝-刘衎:3.2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9.8

汉明帝-刘庄:9.4

汉章帝-刘炟:8.7

汉和帝-刘肇:8.8

刘殤帝-刘隆:3.6

汉安帝-刘祜:3.2

汉婴帝-刘懿:3.2

汉顺帝-刘保:4.5

汉冲帝-刘炳:3.5

汉质帝-刘纘:3.8

汉恆帝-刘志:3.3

汉灵帝-刘宏:2.6

汉少帝-刘辩:3.1

汉献帝-刘协:8.0】

“不得不说,这汉朝皇帝的质量是真的高。”

“两汉的明君数量多,质量也高,创下了4个盛世,昏君也大多是能力不足,而没有倒行逆施天怒人怨的那种。”

“毕竟有高祖和文帝这两位榜样在,后面的皇帝都在效仿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